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篇
  免费   284篇
公路运输   737篇
综合类   786篇
水路运输   1611篇
铁路运输   297篇
综合运输   9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无填隙片结构的1齿差内啮合齿轮泵为例介绍共轭齿廓的求法及拟合;强调了曲线的内、外包络是其内、外法向等距线而不是平行等距线的概念.给出了"圆齿-共轭曲线"齿廓的解析解及工程实用的高精度圆弧拟合实例.  相似文献   
92.
分析研究了轿车内室空间布局,提出轿车内室有2种乘坐方式的设计构想,既能达到普通乘坐方式舒适的要求,又能在乘员需要方便交流的情况下,有一个更合适的乘坐方式。  相似文献   
93.
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旅客列车影响区和非影响区进行了分析,进而确定了非影响区及影响区内可铺画的货物列车数,提出了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4.
复杂地形区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与地形平坦地区,复杂地形区土壤侵蚀的提取存在较大的难度。RUSL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经验模型,但它只提供了一般条件下土壤侵蚀的提取方法。为了将RUSLE有效的应用在复杂地形区,需要对模型中相关侵蚀因子提取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重点对受复杂地形影响严重的地形因子和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更准确的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三峡库区的姊归县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土壤侵蚀信息。  相似文献   
95.
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LPDS剪切试验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直剪试验和斜剪试验,以剪切强度和单位剪切强度(剪切强度与破坏变形的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粘层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与粘层材料的界面、粘层材料与半刚性基层的界面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和压实度将有利于增强层间粘结性;高强度、粗糙、密实型的半刚性材料也将有效改善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粘结性;粘度不是选择粘层材料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试验选择粘层材料的品种与剂量;基层表面清理是提高层间粘结性的重要措施,透层油应在基层清理后撒布,剂量宜为0.3~0.6 L.m-2;在层间热沥青上撒布一定的单一粒径,较粗规格,且与沥青粘附性较好的碱性碎石不仅具有工程意义,对提高层间粘结水平也有较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6.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当中,控制吊杆施工张拉力,使桥梁在施工完毕后达到理想的设计状态,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合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采用基于几何线性、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矩阵法确定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张拉力,该方法计算简单,所得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7.
针对路口相关路段发生交通瓶颈现象时原有的路口控制策略很可能会产生溢流现象这一问题,在对周期内路段车流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集散波理论,分析了不同交通瓶颈通行能力对上游路口到交通瓶颈间路段溢流现象产生的影响,针对该影响,分析了交通瓶颈下游路口为消除该影响在控制策略方面应进行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下游路口某车道排队长度延伸至交通瓶颈可能会使上游路口在同样信号控制策略下从非溢流状态变为溢流状态;一方面可通过延长下游路口相关相位的绿灯时间来避免上游路口到交通瓶颈间路段的溢流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上下游路口间的相位差来消除交通瓶颈通行能力改变对溢流现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丁琦  谢军  应铭 《水运工程》2018,(1):106-111
开敞淤泥质海岸深水航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航道的基建及维护费用,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连云港海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波浪数学模型推算的波要素成果,研究中浪、大浪对徐圩10万吨级航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边坡实测地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波浪动力的角度来看,徐圩10万吨级航道设计边坡的坡度取值是合理的,本海域的波浪动力不会对航道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
针对波浪穿过梯形潜堤时的波浪形态沿程变化问题,以梯形潜堤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水槽试验,研究梯形潜堤上规则波的传播特征。以比波高为参数分析不同波浪要素(波高、周期和水深等)对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入射波高越大、波浪周期越小、堤顶淹没水深越小时,波高在潜堤上方衰减越明显。在有足够水深,且波高较小时,波浪对潜堤均有良好的穿透性;波高较大时,波浪在潜堤上部发生破碎,波浪穿过潜堤后波高衰减,此时潜堤的消波作用明显;在波浪不发生破碎情况下,较长周期波浪在潜堤顶部比波高增大,且出现双峰值。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港内长周期波风险问题,使用MIKE 21 BW模型建立了港内波浪传播数学模型。模型的构建使用了白噪谱和天然波况作为入射波浪条件。基于白噪谱的模拟结果,使用数字滤波技术分析了港池固有共振周期,并给出了相应共振周期下的水面高程和能量密度分布;基于天然波况的模拟结果,提取了泊位处的波高时间序列,以30 s为界限,分离出了长周期波。以西非某港为例,探讨了港池的长波风险,模拟结果可作为港池布局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