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204篇
综合类   241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分析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出口小净距路段在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车辆驶出概率,提出了基于交通仿真的安全换道概率模型。首先,采用VISSIM标定仿真模型并进行正交试验,获取小净距路段在不同净距长度、交通量、驶出比例、大型车比例下的交通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瞬时交通流密度及相应车流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构建相应的分布模型,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研究不同速度下的瞬时交通流密度大小和出现概率;同时引入可靠度方法并利用微分法来构建车辆安全换道概率模型,综合考虑车速、车流密度、目标车道临界可插入间隙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应用蒙特卡罗仿真法搭建求解概率模型的算法,并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分流车初始位置的不同,分别得到了不同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净距长度下的换道驶出成功率,进而研究不同交通流状况组合下的净距长度。结果表明: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净距长度对净距路段内侧车道车辆换道驶出成功率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以汽车的动力特性和通过特性为理论依据,根据目前快速公交专用车辆大都采用低地板大型铰接底地板车辆的现状,结合其容量比一般普通公交大得多的特点,对快速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线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3.
This paper reports upon a survey of traffic noise annoyance in three residential districts of Trinidad, West Indies. Householder perceptions were solicited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raffic noise levels were tak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surveys elsewhere. It was concluded that household status had little effect on annoyance perception, that at L10 levels greater than 70 dB(A) at a dwelling facade the noise level is unacceptable. L10 levels less than 65 dB(A) at the building facade are not perceived as annoying in the environment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34.
In the past, two‐way left‐turn lane (TWLTL) median treatments have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Florida to inexpensively improve traffic and safety performances. In order to identify factors that ma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safety operations in TWLTL sections and to identify TWLTL locations that present existing and future safety concerns, a research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and results are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In the research, a three‐year crash history database with crashes and sec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a total of 1688 TWLTL sections all over Florida was developed and used. A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rashes per mile per year and several variables such as traffic volume, access density, posted speed, and number of lanes. In regard to the methodology, in order to identify locations with safety concerns, several steps are needed: development of real crash data distribution, determination of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models that better represent the actual crash data, determination of percentile values for the average number of crashes, estimation of crash rates for sections with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estimation of critical values for the variab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centile values for average number of crashes, calculation of tables of critical average annual daily traffic values, and generation of a list of TWLTL locations with critical safety concerns. Result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have been used in real application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交通拥堵问题,了解交通拥挤形成的过程及驾驶员自身特性对双车道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聚类同步理论,对一类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双车道跟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通过设计适当的控制器使得基于驾驶人特性的双车道车辆跟驰模型趋于稳定,并得到了模型稳定性的条件.此外,在双车道上的车辆受到随机外部扰动的情形下,利用具有外部扰动的复杂网络自适应H∞ 聚类同步理论,研究了外部扰动情形下基于驾驶人特性的双车道车辆跟驰模型的稳定性.最后,采用MATLAB仿真技术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所设计控制器对双车道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的驾驶员性格特性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为了弥补交叉口空间布局中对借道右转车道研究的不足,分析了借道右转车辆在两相邻交叉口间的运行过程,将两交叉口间距分为四部分。采用波动理论、考虑驾驶员的操作顺适性以及采用概率论方法,建立了借道右转的右转车道适宜开口位置模型、借道右转的绿化带开口长度模型和路段右转车辆的合流段长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实施借道右转的两交叉口最小间距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得模型符合两相邻交叉口间的交通流运行实际,对于判断两相邻交叉口是否适合于设置借道右转,以及设置借道右转时如何对各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影响车道功能划分的主要因素。以南京长江隧道为例介绍了确定隧道车道功能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南京长江隧道车道划分模型。  相似文献   
39.
以往动态车道研究倾向于在固定信号配时或预先设定的信号配时方案下进行优化,无法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本文根据实时交通需求,以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信号周期、相位绿灯时间和车道数为约束条件,构建动态车道与交通信号协同优化模型.模型分两部分,第1部分考虑进出口道车道平衡,计算可行的动态车道备选方案,将备选方案的输出参数作为第2部分模型的输入参数;第2部分根据实时交通需求,生成动态车道优化方案和信号优化方案.将本文优化方法与传统信号配时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更好地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有效提升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0.
该文阐述了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生态、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对其他市政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