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207篇
综合类   239篇
水路运输   148篇
铁路运输   22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为探讨屋面坡角和高径比对客家圆形土楼屋盖风荷载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方向角下分别对不同的坡角和高宽比情况下土楼的屋盖极值风压系数和净风压系数进行参数分析,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单体方楼德辉楼的数值风洞模型,得到了屋盖极值风压系数和净风压系数随坡角、高宽比变化的分布曲线.综合考虑2种风压系数和风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方形土楼抗风效果较好的坡角为45°,而高径比是0.45.  相似文献   
832.
分析了颗粒阻尼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可能性,并指出了颗粒阻尼在建筑物上应用的具体位置和安装方式;通过单层和多层钢框架模型的振动台试验,探讨了砂子、钢珠等材料作为建筑结构颗粒阻尼材料的减振性能和减振效果。实验表明:粗砂作为建筑结构的颗粒阻尼材料,可以提供较大的等效阻尼比,能够明显减轻结构的大震反应。  相似文献   
833.
基于Web Service与BIM集成技术的基坑安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安全监测的三维可视化、信息自动化和多方协同参与,在施工现场安全监测中可应用集成了Web Service与BIM技术的基坑安全监测系统。Web Service与BIM技术集成的关键技术是信息交互与监测数据管理。介绍了监测系统结构及部分指令。该安全监测系统已应用于深圳市某地铁基坑施工监测中,实现了监测信息的动态管理和监测数据的自动分析处理,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和平台移植性。  相似文献   
834.
结合高职示范校建设,总结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35.
海市北横通道筛网厂盾构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基坑位于典型软土地层,基坑深达32.5 m,坑边6.7 m处存在一栋五层商业建筑物,基坑开挖及回筑过程须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以该基坑为例,针对建筑物健康状况、保护要求、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基坑开挖对紧邻建筑物影响。介绍了基坑设计方案,同时对照基坑监测结果,验证方案有效性,研究了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及紧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包括坑内外土体加固、增设临时钢支撑等在内的增加坑边建构筑物安全性的有效措施,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36.
本桥设计位于某城市,将定位为城市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物,同时又是城市道路或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城市与外部联系、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提出五跨中承式双飘带外张拱桥桥型,造型上采用了“双飘带”设计,并将仿生理念引入桥梁之中,使设计更加具有生命特征。本桥设计力求满足功能性、使用性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建筑和景观的因素,使其成为城市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物。  相似文献   
837.
城市地下道路具有断面大、埋深浅、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常对地表既有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以济南市玉函路隧道工程为依托,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城市大断面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与不同走向的既有建筑物的响应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既有建筑长边垂直隧道走向时,发生靠近隧道的柱基差异性沉降造成建筑破坏。既有建筑物长边平行于隧道走向,破坏形式为倾斜破坏,平行于隧道走向的建筑柱基不均匀沉降相对最大值发生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垂直于隧道走向的建筑柱基不均匀沉降相对最大值则有概率发生在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当地表建筑物存在时,特征点沉降变化趋势与天然地面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应力释放过程变长,后期的固结沉降量也相应增加,导致地表沉降要明显大于天然地表的沉降。  相似文献   
838.
铁路客站是铁路服务旅客和社会的场所,是展示铁路形象的窗口,是城市的门户。铁路枢纽大型客站是一个时期铁路建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的缩影。近十年,我国陆续建成了50余座大型客站,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也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客对出行体验有了更高的需求。满足旅客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大型客站整体品质,需要客站建设者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推动枢纽大型客站设计的持续创新。本文在总结我国铁路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枢纽大型客站发展建设社会化、站城一体化、建筑绿色化、建造装配化、服务智能化的建议,以期为全方位建设智能化铁路枢纽大型客站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39.
由于河道主流摆动不定,历来尽量避免在顺直河道上建设港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认为建港条件不好的顺直河道岸段亦开始逐渐开发.以靖江电厂码头的建设为例,分析在顺直河道建设码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