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6篇
  免费   1004篇
公路运输   5666篇
综合类   4808篇
水路运输   3717篇
铁路运输   2809篇
综合运输   870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387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1675篇
  2011年   1673篇
  2010年   1195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076篇
  2007年   1409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61.
针对某6820型后置旅行客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车身摇晃现象,设计人员简要地从悬架系统的配置及布置方式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62.
以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1-80 m组合桁架为工程背景,对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节点试件的加载试验。通过这种理论计算与试验相互验证的方法,深入研究外接式节点的承载能力、破坏形式等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很好,理论计算可用于指导设计,并且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3.
叶要武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87-190,192
通过对大量砖混结构的民用住宅、框架结构的办公楼等多种建筑的调查发现,多数建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出现便很难弥补,但许多裂缝是有规律可循的,对这些裂缝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64.
冬季采暖热水锅炉,效率不高和尾部受热面腐蚀现象比较严重,针对15 t的XL900-13/95/70-AⅢ型热水锅炉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5.
966.
交—直—交电压型脉宽调制逆变器是牵引领域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逆变器。本文对该种逆变器—异步电动机系统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数学模型,它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及对计算机内存容量要求低的特点。从原则上来说可在系统的整个调频范围内,在微型计算机上对任何稳态工况时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机定、转子电流的基波及谐波分量进行分析,从而为该种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967.
张蕾 《交通标准化》2010,(3):221-223
随着公路工程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管理章程的进一步健全,索赔工作也逐步纳入正轨.只要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与业主、监理等签订的合同协议和各项往来文件,在索赔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就会有更多的索赔项目被受理或批复。  相似文献   
968.
李健  李四娣 《船海工程》2014,(4):134-137
考虑到在保证耐压排气管段的承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管段的重量是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耐压管段材料优选及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针对多种材料配套体系和多结构设计方案,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耐压排气管段的强度分布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材料优选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形成柴油机排气系统耐压管段材料优选和结构优化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969.
翟继伟 《路基工程》2012,(3):189-190
针对辛泰线危石、落石实际情况,结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则对产生危石、落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70.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urban form and socio-demographics define the influences and constraints conditioning the preferences of urban residents for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reas are likely to lead to changes in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 modes of transport over time; as a consequence, statistical models to forecast mode choice need to be sensitive to both purposeful changes to urban systems as well as exogenous shocks. We make use of the 1996, 2001 and 2006 household surveys conducted in the Greater Toronto and Hamilton Area to study mode preference evolution and model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These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household survey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aggregate structural changes in commuting mode preferences over time, in a manner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urban area. We focus on commuting mode choices because these trips are prime determinants of peak period congestion and peak spreading. We then address how to combine the three cross-sections econometrically in a robust way that allows for use of a single mode choice model across the entire period. Using independent data from 2012, we are able to compare the individual year and combined models in terms of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to demonstrate the combined model’s more robust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int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