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8):21-25
为研究循环加卸载对泡沫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湿密度为700 kg/m~3的泡沫轻质混凝土试样开展3组方案的循环加卸载试验,重点研究循环加卸载对其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加卸载的进行,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不断迁移的现象,且对于3种试验方案,第一次循环加卸载引起的迁移值最大,而后,采用加卸载方案1、方案2,迁移值随着加卸载次数增加而减小,采用加卸载方案3,迁移值随着加卸载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对于3种加卸载方案,峰值强度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对于3种加卸载方案,第1次加卸载对弹性模量影响最大,而后,对于试验方案1、方案2,弹性模量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试验方案3,弹性模量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4.
船舶甲板板架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减轻其结构重量是船体结构设计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典型甲板结构特点并结合工程经验提出带支柱大开口甲板板架结构轻量化设计数学模型,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结合粒子在实际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大部分可以飞到其预期的最佳位置,而少数粒子由于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发生飞行偏离,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ANSYS参数化建模技术完成了典型甲板板架结构在强度约束条件和稳定性约束条件下的轻量化设计,获得了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5.
4700TEU船空船重量控制分析研究及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有关空船重量[2]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院所、船级社和船厂协同对4700TEU中型集装箱船的空船重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船体结构的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和舾装件的设计优化,在设计方案和工程践行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具有极高参考和使用价值的实施建议,为确保船厂4700TEU船空船重量和载重量考核的重要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目标而按期顺利交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结合新坝船闸启闭机房结构物工程中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探讨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性质,以提高轻骨料砼的应用技术,拓宽轻骨料砼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7.
汽车轻量化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近5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作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中国,石化产品日渐短缺,CO2排放总量持续增加,清洁能源尚未全面普及,解决汽车轻量化更显紧迫和重要.汽车轻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考虑减轻汽车整备质量,要在先进设计理念、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装配工艺各方面进... 相似文献
68.
轿车发动机机体的轻量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轿车发动机机体轻量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国外轿车发动机升功率急剧提高的趋势使得发动机功率密度直逼1kgk/W,气缸最大爆发压力达到20M Pa。在这样的背景下减轻发动机机体的质量,实非易事。但是,国外一些著名公司如奥迪、梅塞德斯-奔驰和戴姆勒-克莱斯勒等通过在结构和材料两方面采取的措施,甚至在柴油机机体上都已经将铝合金机体用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9.
70.
轻骨料混凝土连续刚构局部受压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材料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用于连续刚构桥时,在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与普通混凝土有所区别。以水土嘉陵江大桥为例,依据《轻骨料混凝土桥梁技术规程》,对两种混凝土在局部受压性能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局部承压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且当与普通混凝土采用相同设计参数时,其局部承载力验算结果无法满足规范的要求。采用掺入适量钢纤维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轻骨料混凝土局部承压性能,使其局部受压承载力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