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120篇
公路运输   536篇
综合类   395篇
水路运输   244篇
铁路运输   222篇
综合运输   1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明不同干湿循环路径对Q2原状黄土宏观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考虑地下黄土赋存环境,开展了3种干湿循环路径下的三轴剪切试验、核磁共振测试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Q2原状黄土强度、微观孔隙分布和土颗粒结构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并结合矿物成分变化探讨了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宏观参数-黏聚力与微观参数-孔隙分布、孔隙和土颗粒平均直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化效应,参数衰减趋势完全一致,即干湿循环幅度越大,上限含水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劣化效应越明显。宏观参数-内摩擦角与微观参数-孔隙和土颗粒结构演化特征相似,即内摩擦角小幅波动,孔隙与土颗粒的形态、结构复杂度和排列有序性基本稳定。考虑干湿循环幅度、上限含水率和循环次数3种参数,构建了微观孔隙劣化特征函数,解释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孔隙劣化特征,揭示了Q2原状黄土微观孔隙损伤劣化两阶段发展规律,即波动式损伤积累上升阶段和损伤劣化稳定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循环路径下的原状黄土宏微观劣化认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陶锴  刘佩莹  王灿 《船电技术》2022,42(2):43-46,51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存在容量损失快和循环寿命短的缺点。本文设计制备一种氢氟醚电解液,探究其在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氢氟醚电解液对高面容量银碳基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有着优良的改善作用。氢氟醚电解液减少了锂枝晶的产生,提高了沉积锂的致密性,在大于3 mAh/cm2的高面容量下,银碳基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在0.5C的倍率下50次循环后仍保持96.2%的平均库伦效率,展现了优良的循环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1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85%。  相似文献   
103.
In-use micro-scale fuel use and emission rates were measured for eight cement mixer trucks using a 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Each vehicle was tested on petroleum diesel and B20 biodiesel. Average fuel use and emission rates increase monotonically versus engine 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A typical duty cycle includes loading at a cement plant, transit while loaded from the cement plant to work site, creeping in a queue of vehicles at the worksite, unloading, and transit without load from the site to the plant. For B20 versus petroleum diesel,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rate of fuel use, CO2 emissions, and NO emissions, an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emissions for CO, hydrocarbon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For loaded versus unloaded onroad travel, fuel use and CO2 emissions rates are approximately 60% higher and the rates for other pollutants are approximately 30–50% higher.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cycle emissions occurred at the work site. Inter-vehicle and intra-cycle variability are also quantified using the micro-scale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高速铁路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计算的边界进行界定,将高速铁路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基础设施建造、运营和回收3个阶段;根据对各阶段高速铁路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的分析,分别给出各个阶段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式;通过算例分析了高速铁路在建造和运营阶段碳排放的特点.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虽然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建设材料和高能耗施工机械的使用,使得高速铁路建造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多;但是,由于高速铁路具有节约能源、节省土地和货运增量替代效应等特点,使得高速铁路进入运营阶段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即从生命周期全过程来看,高速铁路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多年冻土层上限逐渐下移.现依托青海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中桥,在不同冻土层上限位置方案下对其桩基轴向承载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将模拟计算出的桩基轴向承载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轴向承载性能指标随冻土层上限下移的变化规律.其成果可为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的设计、施工与加固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6.
BIM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阐述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分析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建筑优势,并介绍BIM技术在国内外建筑业及国内铁路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铁路设计应用BIM的5个关键点:与GIS技术结合、综合管线碰撞检测、站场运营管理、协同设计与作业、项目各阶段的衔接,总结国内BIM发展存在的问题:行业标准缺失、三维协同设计理念缺乏、专业软件不足、市场认知与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推行BIM策略,最后提出BIM将引领铁路建设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提出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新模式,讨论了复合循环的热力计算。单效/双效复合循环有高低压2个发生器,高压发生器由高温级热源驱动,低压发生器由来自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与低温级热源联合驱动,实现高低温级热源的能量梯级利用。作为实例,对由高低温两级增压空气中冷器驱动的单效/双效复合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并与单效循环和双效循环进行了热力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循环的热力系数和制冷量均比单效循环高出15%,复合循环的余热利用量和制冷量分别高出双效循环153%和110%。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某型导弹费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导弹武器装备技术含量提高、组成变复杂,各种费用也随之增加,对其费用的分析具有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变量多及数据离散等特点。分析此类系统的特点,利用灰色理论的对其费用进行研究,并从某型导弹有限的寿命周期费用数据出发,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9.
阐述了多点巡回检测控制系统的构成方法,对具体电路进行了分析,用计算机软件发射编码信号及控制命令,对报警探头状态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   
110.
两自由度及三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识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识别都是大跨度桥梁颤抖振响应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的非定常气动力和颤振导数的测试方法,首次在国内成功实现了在风洞中测试两自由度桥梁节段模型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并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了本测试装置的可靠性。在两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识别装置的基础上,作者和国防科技大学及同济大学风洞试验室联合研制开发了一套三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识别装置,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