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72篇
综合类   670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液晶、透照、X线对276例乳腺包块进行术前检查与病理对比,其中乳癌120例,3项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56%、74%,3项联合诊断符合率达92%。各项检查诊断符合率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有密切关系。液晶、透照检查操作简易、无损伤、诊断迅速,可作为临床及普查首选方法。液晶、X线检查对早期癌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率。本文强调联合诊断,互为补充,减少漏、误诊,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52.
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5(GDF5),also knownascartilage derivedmorphogeneticprotein1(CDMP1),isamemberofthebonemorphogenet icprotein(BMP)familywhichbelongstothe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superfami ly[1].GDF5isarelativelynewmemberofthe BMPfamily.LikeotherBMPs,implantationofre combinantGDF5caninduceectopiccartilagefor mationinmusculartissues.Thephysiologicalrole ofGDF5hasbeenreportedincludingregulationof myogenesis,regulationofchondrogenesis,bone morphogenesis,andneurondifferen…  相似文献   
653.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γ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抗淋巴瘤细胞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4.
目的构建抗肝癌的人源Fab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体外致敏并用EB病毒(EBV)转化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PCR扩增人抗体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将抗体基因分别与载体pComb3连接后,电转化大肠杆菌XLI-Blue,构建噬菌体呈现型Fab抗体库。结果经EBV转化的4例肝癌患者PBMC,ELISA检测均有抗肝癌抗体产生;经PCR扩增出13条轻链基因片段(κ、λ)和28条重链Fd基因片段(γ);电转化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1.7×107puf/mL;Fab基因的重组率约为100%。结论用体外致敏法结合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构建了全人源抗肝癌Fab组合抗体文库。  相似文献   
655.
目的从8910、TC-1、SKOV3、CAOV和3AO卵巢癌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获得外来体。方法分别培养8910、TC-1、SKOV3、CAOV和3AO卵巢癌细胞系,收集上清液,通过多步离心和超滤等方法分离出外来体。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8910和3AO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外来体,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具有明显异质性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囊泡,直径约30-90 nm,有完整的包膜。TC-1、SKOV3和CAOV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未分离出外来体。结论8910和3AO卵巢癌细胞系可分泌外来体,两种细胞系来源的外来体在形态和大小上无明显差别,有可能作为卵巢癌免疫治疗的潜在抗原。  相似文献   
656.
个性、社会支持对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中个性、社会支持对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98例上消化道癌患者 (病例组 )和 98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 ,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EPQ的E量表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而其P量表分和L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病例组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病例组EPQ的E量表分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一定的人格特点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上消化道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7.
宫颈癌放疗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自行设计的多项目调查表对 13 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期有 70 %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 ;放疗中期占 66.9% ;放疗后期占 3 0 .76%。放疗前后SD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无故疲乏、决断困难、生活空虚感和疼痛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结论 抑郁是宫颈癌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 ,在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 ,辅助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减轻或消除抑郁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8.
血清SCC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 Ag)与其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检测 5 0 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SCC Ag值 ,分析SCC Ag检测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 Ag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0 5 ) ,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且治疗前的水平高于治疗后 (P <0 .0 0 5 )。结论 治疗前后血清SCC Ag值对估计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9.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 (naturalkillerTcell,NKT)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表达有人TSH受体的细胞免疫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BLAB/c小鼠 ,每两周一次 ,共 6次。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处死小鼠 ,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TSH受体抗体。结果 免疫后的NKT细胞缺如小鼠 ,血清TT4和TRAb水平轻度升高 ,并且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但是 ,在经免疫的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之间 ,血清平均TT4水平和TRAb水平相似 ,且TSAb与TSBAb水平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KT细胞可能不参与Graves’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0.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鳞癌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HB EGF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 ,癌旁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皮损中HB EGF蛋白表达。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HB EGF表达于基底层 (10 0 .0 % ) ,基底上层仅有少量表达 (12 .5 % ) ;在癌旁组织中 ,HB EGF不仅位于基底层 (10 0 .0 % ) ,且在基底上层中也有表达 (91.7% ) ;在鳞状细胞癌皮损中 ,几乎无HB EGF的表达 (8.3% )。结论 HB EGF在鳞状细胞癌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关键作用 ,基底层中的HB EGF对保持正常表皮形态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