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1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821篇
综合类   803篇
水路运输   733篇
铁路运输   836篇
综合运输   6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介绍长春轻轨三期工程项目采用的现代有轨电车的基本技术参数、系统组成和系统配置,分析车辆的技术特点,阐明可供借鉴的技术成果,为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介绍JD160A型变频异步牵引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电磁场仿真分析,并对其特性和结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3.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中各种转辙机的安装方式,并从多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各种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54.
从现代有轨电车实际需求出发,参照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设计及建设经验,着重介绍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中的正线道岔控制系统、运营调度辅助系统等设计方案,可为后期国内及国际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桥采用100 m+100 m独塔钢箱梁斜拉桥,该桥主塔整体造型采用莲花状结构,由2个主塔柱和1个副塔柱组成,主、副塔柱之间采用空间索面拉索相连,桥塔中轴线为椭圆,主塔和副塔分别高52.211 m、47.65 m,主、副塔柱轴线夹角30°;主梁采用钢箱梁,双箱单室截面,梁宽40 m,中线处梁高3 m;斜拉索为扇形布置的空间双索面,采用标准强度1 770 MPa的平行钢丝斜拉索,全桥共72根斜拉索,斜拉索梁端锚固采用钢锚箱,钢锚箱焊接在主梁钢箱梁边箱室外侧;塔座、承台及桩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大桥共设置34根φ1.8 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70 m。莲花造型独塔斜拉桥的造型优美,创意独特,在满足结构各项受力性能要求的同时,很好地体现了聊城莲湖水利风景区的特色文化,使景区成为建筑艺术和谐交融的典范。  相似文献   
56.
常规的交会定点方法对交会图形有一定的要求。本文讨论了边角同测的后方交会观测方法、计算原理和点位精度分析,并通过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选点灵活和不受交会图形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57.
基于案例推理的汽车维修专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汽车维修行业领域的专家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运用案例推理、模糊推理和缺省推理等方法,对汽车维修中的多种故障采取原因和症状相结合的维修思路进行推理机制的设置,建立基于案例推理、模糊推理和缺省推理相结合的、能迅速确定汽车维修方案的推理模型,建立了某企业汽车维修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58.
工业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缸体测量系统是由气动测量芯轴和差压式测量回路等组成,系统采用气电转换技术,在线自动测量发动机缸孔和主轴承孔并分组打号,满足了生产现场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杨玉龙  张土乔 《公路》2004,(11):60-62
为识别误差,将高程测量系统模型分为高程测量模型和高程测点模型。文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施工控制中主梁高程测点模型的系统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消除。同时分析指出,施工规范中利用主梁顶面高程作为施工控制的质量标准。理论上可行。而实际获取的顶面高程结果可能无效。建议采用主梁底面高程作为施工控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0.
Estimation of urban network link travel times from sparse floating car data (FCD) usually needs pre-processing, mainly map-matching and path inference for finding the most likely vehicle path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reported locations. Path inference requires a priori assumptions about link travel times; using unrealistic initial link travel times can bias the travel time estimation and subsequent identification of shortest paths. Thus, the combination of path inference and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 joint proble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ensitivity of estimated travel times, and proposes a fixed point formulation of the simultaneous path inference and travel time estimation problem.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in a case study to estimate travel times from taxi FCD in Stockholm, Swed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andard fixed point iterations converge quickly to a solution where input and output travel times are consistent. The solution is robust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travel times assumptions and data sizes. Validation against actual path travel time measurements from the Google API and an instrumented vehicle deployed for this purpose shows that the fixed point algorithm improves shortest path finding.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joint solution of the path inference and travel time estimation problem, in particular for accurate path finding and route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