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促凋亡因子Smac/DIABLO是否能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对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方法将携有目的基因的rAAV加入到培养液中转染肿瘤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RT-PCR检测Smac/DIABLO基因的表达,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的凋亡;动物在体实验测定抗肿瘤效果。结果 rAAV转染96h后几乎所有细胞表达明亮的黄绿色荧光。RT-PCR检测发现转染48h后目的基因Smac/DIABLO稳定表达。MTT检测显示rAAV-hTERT/Smac/DIABLO+MMC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rAAV-hTERT/Smac/DIABLO+MMC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HBSS)组、MMC组和rAAV-hTERT/Smac/DIABLO组(P<0.0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AAV-hTERT/Smac/DIABLO+MMC有非常强的抑制肿瘤作用,其抗癌效果优于HBSS、MMC、rAAV-hTERT/EGFP和rAAV-hTERT/Smac/DIABL组。结论 rAAV-hTERT/Smac/DIABLO在体内、体外均能提高肿瘤细胞对MMC的敏感性。此作用与Smac/DIABLO的促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survivin ASODN,脂质体介导转染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24 h后,ASODN组A375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转染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ASODN组细胞的survivin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Survivin ASODN可下调A375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和survivin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3.
Jerne'spredictionthatanti--idantibodiescaninduceimmunitytonominalantigens','hasbeenshowninanumberofantigenicsystems,includingseveralhumantumor-associatedantigensystems',~.'.Antitumor-associatedantigenimmunityelicitedbyanti--idantibodieshasbeenshowntohaveabeneficialeffectonthecourseofmalignancyinanimalmodelsystems.Furthermore,werecentlyhavefoundthatthemouseanti--idmAbMK2--23whichbearstheinternalimageofhumanhighmolecularweightmelanoma--associatedantigen(HMW-MAA)'caninduceanti--HMWMAAimmuni…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黑素瘤抑制蛋白2(MIA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MIA2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36例HCC中MIA2、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41.7%和77.8%;MIA2和VEGF表达有相关性(P<0.05)。29例癌旁组织中MIA2和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93.1%和34.5%。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A2和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A2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肝癌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肿瘤转移有关。MIA2和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强度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了46例MFH细胞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强度。结果显示MFH的P53蛋白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组PCNA的表达强度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高组较P53表达阴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低组的生存期短、肿瘤转移率高、组织学分级高(P<0.05);肿瘤位置深在组P53蛋白和PCNA表达强度高于肿瘤位置浅表组(P<0.05)。结果提示定量检测MFH的P53蛋白和PCNA对于评估MFH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间质肥大细胞及肿瘤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检测与肿瘤恶性度及预后的关系,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及AgNOR染色法对41例资料完整有随访结果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染色以显示肥大细胞及Agxon,常规及体视学方法定量检测。结果: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区肥大细胞定量明显高于肿瘤中,C及正常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定量,并与生存期正相关(r=0.7353,P<0.001),肥大细胞定量高值组较之肥大细胞定量低值组患者生存期长(P<0.01),肿瘤无转移组肥大细胞定量高于有转移组(P<0.05),肿瘤位置浅在组肥大细胞定量高于肿瘤位置深在组(P<0.05)。肿瘤细胞核AgNOR定量与生存期负相关(r=-0.6107,P<0.001),AgNOR定量高值组患者生存期短,肿瘤恶性度高(P<0.01);肿瘤转移组较光转移组AgNOR定量高(P<0.05);肿瘤位置深在组较浅表组AgNOR定量高(P<0.05)。肥大细胞定量与AgNOR定量负相关(r=-0.3514,P<0.05)。结论: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区肥大细胞及肿瘤细胞核AgNOR定量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与肿瘤转移及位置深浅等反?  相似文献   
27.
本文比较了5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皮肤色素痣(21例)和恶性黑色素瘤(34例)的AgNOR数目及其直径,结果显示色素痣AgNOR数目明显低于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高于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两组恶性黑色素瘤AgNOR最大直径均大于色素瘤。AgNOR最小直径比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小,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次之,色素痣则较大。两组恶性黑色素瘤的AgNOR变化幅度均大于色素痣。提示AgNOR可作为痣和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8.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57~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1例,其中根治术17例,局部切除4例,内引流术10例,术后存活最长达11年之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与壶腹周围癌,胰头癌不易区别。本文就其发病率,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早期诊断是提高术后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并指出,局部切除对年老、体弱、局限性病变的病人亦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9.
丹参对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 ,观察肝癌瘤体大小、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癌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 ,评价其作用。 方法 用Walker 2 5 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移植性肝癌侵袭的高位胆管 ,造成胆道癌性狭窄 ,以建立SD大鼠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四组 ,腹腔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肌苷 +VC、丹参和 5 FU。结果 丹参组肝癌平均减小体积、PCNA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 +VC组 ,抑瘤率提高 ;与 5 FU组相比 ,丹参组PCNA在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的表达均低于 5 FU组 ;而丹参组平均瘤体大于 5 FU组。结论 丹参在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 ,通过促进肝癌细胞分化成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对肿瘤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1966年6月~1986年6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104例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何杰金氏病(HD)3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71例。首发浅表淋巴结78例(75%),结外淋巴瘤26例(25%)。颈浅淋巴结为首发部位占76%(59/78)。上腔静脉综合征者10.6(11/104),合并白血病8.6%(9/104),白血病患者以纵隔为首发部位者占55%(6/9)。Ⅰ期9例,Ⅱ期29例,Ⅲ期37例,Ⅳ期29例。放疗组占15%(16例),化疗组占26%(27例),综合治疗组59%(61例)。近期疗效:CR(肿瘤完全消失)30%,PR(部分有效)58%,S(稳定)4%,PD(进展)8%。总有效率88%(91/104)。3年存活率26.3%(24/91),5年存活率18%(15/83),存活8年以上11例,10年以上6例,其中无瘤健在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