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241篇
综合类   199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教育部倡导高等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文中初步阐述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理专业"以赛代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求、运作模式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2.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设备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搅拌设备、摊铺设备和压实设备等主要机械的匹配问题,通过对摊铺设备工作装置作业特性的研究,对影响搅拌设备生产能力因素和压路机压实能力的分析,建立了搅拌设备生产能力计算模型、摊铺设备和压实设备数量确定计算公式,确定了设备之间合理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三菱翼豪陆神Ⅸ(Lancer EvoⅨ)轿车发动机防盗系统Immobilizer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匹配和检修的具体方法,总结匹配和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4.
以SX6150C客车为例,介绍低地板铰接公交车转向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匹配。  相似文献   
125.
基于移动通信的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新兴的应用技术之一,将车载 手机定位到电子地图上是其应用的基础,而地图匹配技术则是解决车载手机定位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车载手机行驶在不同的路网时所产生的基站切换数据信息,分析得到车载手 机实际运行时基站切换的基本规律;并结合电子地图的数据结构特点,对使用基站切换 数据进行地图匹配时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在使用基站切换对代替道路稳定切换 序列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切换对和基站源址的混合地图匹配算法.此算法可以缩 小待选路段集,有效处理交叉口和平行路段等复杂情况,提高匹配准确率.最后,选取广州 大学城为实地测试区域,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6.
由于浮动车数据采集中存在GPS数据周期过长、拓扑关联性较差、数据量大的特点,传统的车载端地图匹配算法难以直接应用,针对车辆无法初次匹配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根据路网拓扑关联性进行判断的延时地图匹配算法.实际数据验证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可以实时、准确地进行地图匹配,尤其是车辆位于复杂交叉口及高架桥附近区域时车辆真实行驶道路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7.
针对传统纸上定线方法效率低及制约公路多方案比选的问题,对道路设计的内、外业工作进行分析,研究矢量化地形图构建数字地面模型DTM的方法,提出应用纬地道路CAD软件的数模DTM功能实现电脑桌面定线的自动化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数据采集、路线设计、设计绘图、方案优化一体化等功能,缩短道路勘测及设计周期,全面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8.
将GNSS与数字轨道地图相结合应用于列控系统,可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智能化列车控制.但大量线路曲线在数字轨道地图中的表示是一个难点.本文提出一种线路分段表示方法,先根据角度差将线路划分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再用最小二乘原理对3种线元分别进行拟合.根据算法编制计算程序,计算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数据的精度和存储效率能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9.
为了实现道路网实时拥堵状态识别,以在线地图的历史延时指数为基础,用相邻路段有效拥堵状态发生时间顺序、持续时间阈值和流向流量关系识别传播性拥堵,用拥堵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阈值识别单路段系统拥堵,由此确定特定周期内的系统拥堵路段集合Nmax.以其集合范围内相邻路段时刻t的延时指数,以及其邻近拥堵持续时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传播性系统拥堵程度值DtS;以非传播路段时刻t延时指数计算DtS?;综合前两者得到路网系统拥堵综合程度DtN,并找出该周期内的极限拥堵程度量化值.用Nmax内路段实时延时指数和实时拥堵路段数与极限拥堵状态对应的数值进行比较,计算实时拥堵程度的量化值.经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反映路网系统拥堵形成的规律,实现路网实时拥堵状态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130.
针对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工况和整车功率需求分析的系统匹配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模型,并利用能量流图,对采用不同的能量管理策略时系统的能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匹配方法可行,采用ON-OFF与负载跟随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可提高系统关键部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