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0篇
  免费   610篇
公路运输   6068篇
综合类   3784篇
水路运输   551篇
铁路运输   1606篇
综合运输   25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165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967篇
  2007年   1166篇
  2006年   1031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邢涛 《山西交通科技》2014,(2):64-66,69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对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列举了在评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汲取近几年发生的独柱墩桥梁倾覆事故的教训与经验,结合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对该类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作了一些分析,得到了一些分析结果,希望能对以后独柱墩桥梁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详实、可靠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广东梅州客都大桥主桥采用拱梁组合受力体系,跨径组合为2×80m,拱轴线为变异的二次抛物线。设计中对拱轴线的计算与选择、吊杆、系杆的选型与布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采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介绍其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后续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V形墩连续刚构桥由于其优美的造型及较好的受力特点,在城市桥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合西安地铁3号线(55+88+55)m V形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实例,阐述该V形连续刚构桥主墩基础刚度的模拟方法及基础刚度对连续刚构桥内力的影响。特别是在矮墩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中,通过合理地考虑基础刚度对总体刚度的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基础设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95.
世纪之交铁路桥梁发展的体会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世纪之交的铁路桥梁主要以高墩、大跨、高速、耐久性为主要发展形式 ,结合近些年铁路桥梁的建设 ,介绍铁路桥梁在跨越能力、允许通过速度、新材料、耐久性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长足的发展。随着多条客运专线及宜万、福厦等铁路及多座跨长江桥梁的建设 ,这些桥梁建成后将会对世界桥梁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6.
跨海铁路轮渡栈桥的设计荷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跨海铁路轮渡栈桥处于特殊环境 ,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 ,要受到潮位和风、雨、雪、波浪等各种气候条件下自然力的作用 ,由于特殊的功能需要和特殊的桥梁结构型式 ,使其承受一些特殊的作用力。提出这些力的计算办法、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原则  相似文献   
997.
拱桥横向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新光大桥中拱肋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桥梁的稳定性分析。重点讨论横撑样式、横撑间距以及主拱肋对拱肋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碳纤维布和WN胶加固修复金华寺特大桥病害圬工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焦柳线金华寺特大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开裂病害整治实例 ,介绍采用WN胶在梁体底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新工艺。  相似文献   
999.
剧仲林 《隧道建设》2019,39(Z2):92-102
目前存在对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错误认识,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安全风险的增大、进度被严重制约等不利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进行研究分析并控制。首先以“矿山法”工程实践证明软岩隧道预留变形量是不必设置的,再通过各种权威文献说明以容许变形来实现围岩自承的观念是对“新奥法”的曲解,是错误的,需要找出支护变形的真正原因并控制。通过总结分析隧道支护常见的6 种位移及其组合,得出为控制初期支护变形需要解决支护底脚地基承载力和支护结构强度2 方面问题。于是建立以“分布锚杆+钢架+喷射混凝土且系统分布锚杆模拟为具有法向和切向作用力的链杆支座的结构力学模型”,可计算出支护结构底脚应力及截面最大应力等值,由此可得出对地基承载力和支护结构强度要求的明确标准,或对改善支护底脚抗力提供数值依据。计算结果表明: 系统分布锚杆能极大地降低支护结构的弯矩、轴力内力和底脚应力,从而增强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和降低基底应力,使变形和沉降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对简支和连续组合梁,按照全截面法基于有效模量比计算收缩徐变所退化的混凝土翼板面积和惯性矩,推导了各种收缩效应的计算公式。对比欧洲混凝土模式规范的新旧模型,结果表明:在简支梁的收缩自应力和挠度上,高强和普通混凝土几乎相同;在连续梁的收缩次弯矩上,高强略小于普通混凝土;按照MC1990收缩徐变模型将显著低估这些收缩效应,由此低估钢筋用量将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等结构的使用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