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91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303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以圆柱齿轮减速器各级传动中的小齿轮齿数、法面模数以及前两级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以减速器各级齿轮中心距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和常规设计参数相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72.
随机波浪联合折射绕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波浪能量谱理论,导出了考虑底摩擦的复杂地形能量谱的联合折射绕射数学模型,在能量谱为单一频率组成波时,模型则简化为规则波的联合折射绕射方程.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随机波浪联合折射绕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在浅水区应该考虑底摩擦作用.  相似文献   
573.
本文导出了SS1型电力机车牵引过程的数学模型,结合机车操作编制了仿真程序,并根据数学模型和仿真程序进行了牵引过程的数字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74.
本文根据弯曲性河流在平面外形上能够保持相似,进行了连续弯道清水冲刷河床变形的概化模型试验,探讨河湾过渡段浅滩的形成机理,并建立模拟弯曲河型推移质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利用试验资料对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75.
通过对接触网安装图的理论分析,建立计算定位装置的数学模型,经过编程批量计算,达到真正的数据化调整。  相似文献   
576.
以重庆轨道集团委托川东船厂制造的单轨道岔梁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Works对道岔梁的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分析。静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梁体强度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但材料存大较大的浪费。在保证承载力及必要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利用Hyper Works软件中的Opti Struct模块对道岔梁进行了拓扑优化和进一步的尺寸优化。优化后,梁体质量降低了18.4%,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77.
内燃机车新型辅机控制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内燃机车新型辅机控制装置的设计,采用数字PID控制方法调节辅助直流发电机励磁绕组的电流,实现恒压限流控制,结构设计方面强化了MOS管散热与电磁兼容性能,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各种保护功能全面、调试与扩充升级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78.
青岛液体化工码头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汉斌  陈汉宝  赵军 《水道港口》2001,22(4):183-186
通过潮流的数值模拟 ,从流的角度对青岛港液体化工码头拟建工程的 4个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评价。由此得出 ,方案 1船舶靠离条件最好 ;突堤端部不同堤长对流场影响不大 ;且对一期油码头的船舶靠离有利  相似文献   
579.
由于不同路段路况各异,怎样选择电力机车在全路段的速度曲线以达到运行能耗最少(或用时最短),这是铁路优化调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该问题,文章通过建立一个理想化数学模型,分析并求解在理想情况下机车在不同路段的最优速度曲线,并用软件编程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80.
The mega-size containership viability was analyzed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service networks for different ship sizes: hub-and-spoke and multi-port-calling (MPC) networks for mega-size containerships and conventional ships. A model was proposed, which quantifies the economies of scale in operating large containerships and constructs models for ship routing under different service network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feeder costs and the results analyzed to determine optimal containership size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operational scenarios. Throughout model applications for Asia-Europe and Asia-North America trades, the mega-size containership is competitive in all scenarios for Asia-Europe, while it is viable for Asia-North America only when the feeder costs are 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