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7篇
  免费   340篇
公路运输   1138篇
综合类   1679篇
水路运输   1275篇
铁路运输   661篇
综合运输   3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01.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Most of the previous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work treated traffic flow as a time series process only, ignoring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upstream flows or the correlation with other traffic attributes like speed and density. In this paper, we utilize a linear conditional Gaussian (LCG) Bayesian network (BN) model to consider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of traffic as well as speed information for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The LCG BN allows bo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variables, which enables the consideration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in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A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dataset is us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odel compared to other popular approaches under different predicting time intervals.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data and speed data in flow prediction by comparing model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will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hen both spatial data and speed data are included.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02.
柴油机尿素 SCR 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可独立控制尿素喷射量的SCR系统,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研究了钒基催化剂温度和空速对SCR催化还原反应NOx 转化效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尿素喷嘴安装位置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Ox 转化率随着氨氮比(NH3与NOx 物质的量之比)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由于尿素水解和热解不完全等因素,氨氮比上升到2时NOx 转化率才可达到最大;NOx 转化率随着催化剂温度升高而升高,到400℃时基本趋于稳定,NOx 转化率随空速升高略有下降;SCR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空速的变化不明显;相同氨氮比时,尿素喷嘴与催化剂的距离增加,有利于NOx 转化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703.
优化爆破参数进行地铁车站隧道控制爆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闯  王海亮 《隧道建设》2016,36(1):97-101
为减小爆破振动速度和提高炮眼利用率,以青岛地铁2号线车站主体Ⅰ部上台阶的爆破开挖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于掏槽区域爆破效果差引起爆破振动过大,由于掏槽眼不对称、掏槽区域布置不当、掏槽眼间排距过大、辅助眼排距过大、未封堵炮孔等原因造成炮眼利用率较低。结合理论计算和工程前期施工经验对楔形掏槽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在校核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时考虑了多自由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复式楔形掏槽使炮眼利用率提高到90.5%,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0.7 cm/s以内。  相似文献   
704.
柔性隔振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础和隔振器存在着动力耦合,经典隔振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从而出现了将基础简化为欧拉梁、柔性板、圆柱壳等。本文将基础简化为两端固支弹性梁,运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单层柔性隔振系统传递功率流,并运用电力类比法对推导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偏心激励对功率流传递特性的影响,并将功率流与振级落差频谱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偏心激励会激发系统的高阶模态,基础的刚性会影响振级落差对功率流的估计。  相似文献   
705.
宋昕  袁成清 《船舶工程》2016,38(7):54-57
本文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危机下,致力于内河船舶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分析了水流速度对内河船舶营运能效的影响。本分析是基于一艘客船的数据进行的,分别对不同航段下水流速度,主机转速,燃油消耗进行测量,并计算得到内河船舶营运能效。根据测量结果提出内河船舶营运能效提升策略,为内河航运业的节能减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06.
针对某小型发电用汽轮机调节汽阀在低负荷工况下出现的汽流噪声和振动问题,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加装调节汽阀保护套的现场解决措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从改进调节汽阀结构和装配工艺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07.
王征 《汽车电器》2008,(1):60-62
对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和汽车故障诊断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详细介绍汽车电气故障诊断的一般流程与分析方法,结合汽车故障诊断仪、汽车示波器、汽车万用表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测试数据分析与电路分析,一一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08.
现场沥青路面结构承受的交通量及温度都有随昼夜变化的特性,如果交通量较为集中的时段往往也是地表温度较高的时段,则会对路面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文章利用试验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时间温度转换因子,结合实测的路面结构温度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路面结构的关键力学响应以及荷载对路面结构的破坏率的昼夜变化特性,并比较了冬天和夏天变化特性的不同;结合不同时间的荷载作用破坏率及实测的交通量小时分布系数进行分析,表明按交通量实际分布情况得到的路面结构使用寿命可以比按传统假设的均匀分布情况小10%以上。在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中有必要考虑温度及交通量的昼夜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709.
利用数学方法优化布设交通检测器难在求解困难。提出根据检测器布设的目的从总体上把握区域公路网的交通状况,可以简单快速的实现区域公路交通线圈检测器的优化布设。  相似文献   
710.
针对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的问题,引入"四阶段法"中的出行分布预测原理,将枢纽处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影响范围近似看作出行分布预测中的交通小区,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量相应地看作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量。将重力先验概率式的最大熵模型应用于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构建换乘量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并以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现状OD换乘量分布为基础,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最大熵模型的求解,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换乘者的交通行为。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东直门客运交通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进行枢纽的功能布局及换乘组织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