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篇
  免费   103篇
公路运输   654篇
综合类   498篇
水路运输   659篇
铁路运输   770篇
综合运输   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881.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防冻胀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柱 《隧道建设》2008,28(3):263-267
结合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隧道冻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次衬砌+防水隔热层+二次衬砌”的新型防冻胀结构型式。通过对昆仑山隧道现场气温、地温和洞内围岩温度、冻胀力、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应力等一系列的测试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昆仑山隧道的建成使多年冻土隧道的修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882.
高海宏 《隧道建设》2008,28(2):191-196
重庆临江门车站隧道地处繁华城区,周边环境复杂,隧道开挖断面为420.96m2的超大型断面,且断面尺寸变化多,而且隧道穿越地层为硬质砂岩,国内尚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施工难度极大。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钻爆法组织施工,通过巧妙应用多种控制爆破技术、留核心岩台的整体式衬砌技术、监控量测技术和其他配套技术,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了隧道,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3.
由于正在修建的高层建筑施工影响,使既有电缆隧道(从在建高层建筑物下方穿过)受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防止电缆隧道产生较大的变形,制定了隧道监测方案。通过对隧道进行收敛变形和衬砌表面应力量测并分析量测数据,得出隧道围岩具有变形小、收敛变形在上部建筑封顶后逐渐缓和、拱顶下沉较水平收敛变形大的特征,通过监测得出结论,虽然上部建筑施工对隧道产生一定影响,隧道结构仍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84.
基于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和本人在供电系统防雷与接地方面的设计经验,结合典型案例,针对传统设计中的缺陷,提出电子设备防雷与接地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并进行实际应用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885.
范志水 《交通标准化》2011,(12):120-122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将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合在一起招标,这种模式促进了设计施工单位的紧密结合,可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问题,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设计施工企业的战略重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结合设计施工总承包的特点对招标文件编制中的计量支付、风险划分等进行探讨,可为总承包招标文件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6.
Discrepancies between real-world use of vehicles and certification cycles are a known issu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vehicle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of the European certification cycle (NEDC) and the proposed 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 (WLTP) Class 3 cycle using data collected on-road. Sixteen light duty vehicles equipped with differ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spark-ignition engine,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parallel hybrid and full hybrid) were monitored using a 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under real-world driving conditions. The on-road data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recreate the dynamic conditions of the NEDC and WLTP Class 3 cycle. Individual vehicle certification values of fuel consumption, CO2, HC and NOx emis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est cycle estimates based on road measurements. The fuel consumption calculated from on-road data is, on average, 23.9% and 16.3% higher than certification values for the recreated NEDC and WLTP Class 3 cycle, respectively. Estimated HC emissions are lower in gasoline and hybrid vehicles than certification values. Diesel vehicles present higher estimated NOx emissions compared to current certification values (322% and 326% higher for NOx and 244% and 247% higher for HC + NOx for NEDC and WLTP Class 3 cycl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87.
分析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制动械缓解装置的技术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新型停放制动机械缓解装置的组成、结构设计和功能原理。模型车试验验证和真车型式试验验证表明,其性能满足用户提出的在车上、车下均能操作机械缓解停放制动的需求。同时,新型停放制动机械缓解装置的操作受到车辆监控系统的监控,更加安全可靠。该新型停放制动机械缓解装置已经批量应用在出口美国波士顿的地铁车辆上。新型停放制动机械缓解装置的设计思想给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和铁路动车组车辆设计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88.
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从德国引进的矢距差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进行静态管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对测量方法进行了简化。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分析矢距差法及简化矢距差法的检测原理和特性。矢距差法测量结果受测弦起算点的影响,且传递函数与起算点位置及轨道不平顺波长有关;简化矢距差法测量结果只受轨道不平顺波长的影响,计算可控性优于矢距差法;当路基出现较大局部不均匀变形时,矢距差法和简化矢距差法在评判结果上相差很大,不宜用简化矢距差法;对比检测原理与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与车体加速度响应匹配性较差,在目前的验收管理限值下并不适用于直接对运营期高速铁路长波不平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89.
巴基斯坦拉合尔市橙线无缝线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缝线路设计是轨道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主要研究分析巴基斯坦拉合尔市橙线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同时为国外高温地区无缝线路设计提供参考。橙线线路主要以高架线形式敷设,桥梁结构以U形简支梁为主。拉合尔地区整体气温偏高,历年最高气温47.4℃,橙线铺设普通区间无缝线路。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对钢轨强度与稳定性、桥梁墩台受力、钢轨断缝、轨缝值设置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表明:橙线高架线及地面线设计锁定轨温取(35±5)℃,轨缝值取8 mm是合适的,同时提出伸缩调节器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890.
铁路电力贯通线长距离输电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在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升高,重载时末端电压下降,严重情况下末端电压将超出允许范围,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影响行车安全。对临河至策克铁路互做布其35k V变电所与额济纳35k V变电所间超长距离贯通线进行分析,提出并联电抗和串联电容相结合的补偿方案,建立仿真模型,分别对集中补偿方案和分散补偿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补偿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铁路电力贯通线长距离输电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