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篇
  免费   89篇
公路运输   585篇
综合类   379篇
水路运输   204篇
铁路运输   193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针对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依据东北地区道路冻区、交通等级、土基强度等级,采用有限元对路面结构应力、应变及弯沉等指标进行了力学分析,提出了不同冻区、不同干湿类型、不同土质和不同冻深条件下抗冻垫层厚度设计方法及推荐值,最后给出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782.
在碎石层缓冲路基差异沉降的基础上,分析了碎石层变形缓冲前后支撑模量的变化,并提出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均匀支撑、有碎石层差异变形缓冲调节后、无碎石层完全脱空等3种支撑状态下的挠度及应力。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发现,碎石层不但可以从变形上消除路基出现的差异沉降,而且可以减小路面结构在差异沉降发生时产生的附加应力。  相似文献   
783.
密切跟踪浏阳河隧道的仰拱施工状态,开展现场测试,基于大量的实测数据研究水下浅埋公路隧道施作仰拱产生的力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仰拱开挖使上拱部不同部位的围岩与初衬接触压力发生不同的变化,有的部位接触压力增大,而有的部位接触压力却减小;整个初衬层闭合能制约上拱部初衬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的发展;挖掉仰拱初衬上的临时填土会使型钢...  相似文献   
784.
周勇  刘升传 《路基工程》2011,(4):107-109
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是多年来路基工程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与其计算参数取值密切相关。本项目采用大型三轴试验对贵州水都路的碎石土路基填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碎石土的抗剪强度与其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对于高填方路基的稳定计算参数取值应考虑路基的高度。  相似文献   
785.
模拟了动态水环境下硫酸盐和碳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进行了混凝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了动态水和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腐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水和侵蚀溶液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的侵蚀更加明显。此外,对混凝土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其研究对处于侵蚀性地下水渗流以及流动水冲刷等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6.
斜拉桁架桥在我国不乏成功的先例,但独塔斜拉桁架桥的设计尚不多见,通过某独塔斜拉桁架桥的设计和分析,对独塔斜拉桁架桥的结构形式、力学特性作了探讨,并揭示了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87.
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着重介绍机械可靠性设计及其重要性,相对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言,机械产品可靠性理论问题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对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国外的机械可靠性设计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对美国、日本、前苏联、英国等国家的机械可靠性研究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并归纳了我国机械可靠性设计目前存在几点问题,对我国的机械可靠性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88.
789.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的现场荷载响应,以阜周高速长寿命试验路为载体,通过在路面结构内埋设仪器,测得了路面结构的荷载响应数据。以试验路数据为基础,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变化特性。并将现场检测结果与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路面设计理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0.
While some countries have made progress in encouraging more sustainable transport and travel patterns, there are limits as to how far this can be taken simply by looking at the decarbonisation of transport systems, since most travel is a derived demand and hence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decisions taken by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agencies in different sectors. The paper first identifies some of the major non-transport sector influence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ravel behaviour. It then looks in more detail at changing patterns of grocery shopping over the last half century, and how these chang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new non-transport technologies and accompanying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and social practices. Next, a simple visual spreadsheet tool is presented, that has been used by agencies to explore the main cross sector impact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of their major location and operating decisions.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three ways in which cross sector synergies can be encouraged: (i) by giving each sector or major organisation responsibility for all CO2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its activities, including those generated by the travel of its staff, customers, suppliers, etc.; (ii) by making major policy making within government a cross sector activity; and (iii) by developing a common, cross sector appraisal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full range of impacts of policy propos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