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88篇 |
免费 | 18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790篇 |
综合类 | 4651篇 |
水路运输 | 1754篇 |
铁路运输 | 1194篇 |
综合运输 | 2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54篇 |
2023年 | 237篇 |
2022年 | 565篇 |
2021年 | 724篇 |
2020年 | 639篇 |
2019年 | 519篇 |
2018年 | 469篇 |
2017年 | 204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375篇 |
2014年 | 976篇 |
2013年 | 728篇 |
2012年 | 964篇 |
2011年 | 1239篇 |
2010年 | 956篇 |
2009年 | 818篇 |
2008年 | 1001篇 |
2007年 | 1235篇 |
2006年 | 811篇 |
2005年 | 571篇 |
2004年 | 375篇 |
2003年 | 347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论工程投标中的工程量清单报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我国的规范发展,开始全面实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是我国工程造价的一大举措,在量价分离的基础上,在同等工程的内容、质量、水平和进度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投标报价。 相似文献
282.
针对车辆动力舱的布局设计开发了一个支持完整布局设计流程的CAD系统.为了保证该软件的高效性与合理性,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的公理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到软件的层次结构图、面向对象模型和流程图,用以指导软件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283.
项目施工环境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284.
通过介绍注浆的特点及分类,阐述其加固机理,并对其在高速公路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5.
286.
287.
288.
CFRP筋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粘结应力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中粘结应力沿埋长的分布,得到了CFRP筋在RPC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荷载-滑移关系以及粘结应力沿埋长的分布曲线,并建立了粘结应力的位置函数计算式。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粘结锚固性能的平衡方程、变形方程以及本构方程出发,推导了粘结应力、CFRP筋轴向应力、滑移量以及位置函数等锚固变量沿锚长分布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粘结应力和CFRP筋应力沿埋长分布的实测曲线与理论推导预测曲线吻合较好,理论推导具有可行性;CFRP筋轴力沿埋长线性增加;CFRP筋在RPC中的粘结应力沿埋长分布较为均匀;钢套筒的存在使得粘结应力分布趋向于更加均匀;混凝土抗压强度和CFRP筋直径越大,粘结应力沿埋长分布越均匀;锚固长度越大,粘结应力沿埋长分布越不均匀;弹性模量越大,粘结应力沿埋长分布越均匀,且以CFRP筋的弹性模量对粘结应力分布的影响最大,钢套筒的弹性模量次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最小。 相似文献
289.
为计算和分析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箱-混凝土组合构件,研究钢箱-混凝土组合构件中钢箱与钢筋共同约束下的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进行了一组钢箱-混凝土组合压弯构件试验,分析了在不对称约束条件下各部分混凝土的约束效应,根据各部分约束效应,将混凝土分成了强约束区、弱约束区及无约束区。对约束混凝土采用非均匀材料的直接均匀化理论,提出了析钢箱-混凝土组合构件中约束混凝土的匀质化材料本构模型,使用试验实测数据确定了本构模型中的参数。采用该本构模型的纤维模型法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本构关系计算所得的M-N曲线及荷载-应变曲线的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90.
沥青路面路表温度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试验路布设气象观测站,在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埋设温度传感器,实测了2007—2008年每1 h的路面温度和气象数据。以距路表面20 mm深度处的路面温度作为路表温度,研究了试验路路表温度的分布规律,对路表温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降雨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考虑到降雨对路面材料热学传导参数的影响,分别研究了雨天和晴天(或阴天)两种天气情况下沥青路面路表温度与气温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晴天(或阴天)和雨天时路表温度的预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出现在距路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雨天情况下路表温度与气温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晴天和阴天时,前1 h的平均气温和前3 h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路表温度。路面温度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对比表明,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