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19篇 |
免费 | 281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472篇 |
综合类 | 14820篇 |
水路运输 | 9697篇 |
铁路运输 | 7905篇 |
综合运输 | 18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5篇 |
2023年 | 374篇 |
2022年 | 798篇 |
2021年 | 1353篇 |
2020年 | 1481篇 |
2019年 | 931篇 |
2018年 | 790篇 |
2017年 | 981篇 |
2016年 | 928篇 |
2015年 | 1455篇 |
2014年 | 3162篇 |
2013年 | 2547篇 |
2012年 | 3669篇 |
2011年 | 3970篇 |
2010年 | 3138篇 |
2009年 | 2953篇 |
2008年 | 3164篇 |
2007年 | 4021篇 |
2006年 | 3650篇 |
2005年 | 2185篇 |
2004年 | 1317篇 |
2003年 | 862篇 |
2002年 | 598篇 |
2001年 | 548篇 |
2000年 | 360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30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3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出一种将秩亏自由网平差和三参数坐标转换相结合的平面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点是在平差过程中控制网整体网形不因上级控制点点位的改变而变化。首先介绍秩亏自由网平差及其精度评定的原理,推导进行控制网三参数坐标转换及对置平后的控制网进行精度评定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对传统边角控制网而言,置平平差较约束平差具有更强的抗原始数据误差的能力,是一种工程平面控制网平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IMS(IP多媒体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控制,是下一代网络控制技术的核心。为此,介绍基于IMS架构的多媒体调度指挥系统的组成、结构、通信协议、系统功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33.
结合南疆吐库二线站改过渡工程,总结了几种既有线车站插铺道岔纳入既有联锁过渡工程的设计原则,电路处理方法等。对如何规范站改过渡信号工程设计,确保既有线联锁车站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机车综合无线设备(CIR)已逐步取代通用式机车电台,其维护方法与通用式机车电台有很大区别,为此简单介绍机车综合无线设备(CIR)组成和功能,总结故障处理思路及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35.
张正贵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4):74-76
依据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的评价理论及其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合理、精度较高,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
列车在行进中及进站和出站时伴随着滚动噪声和制动啸叫噪声等,使得车内和站内噪声加剧,对乘客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大连地铁2号线噪声进行调查与测试分析,找到了引起噪声过高的主要因素,得出车内噪声符合标准,但站台噪声超过标准要求。针对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为地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误码率可用来衡量SDH的传输质量。为此介绍误码检测原理以及常用的误码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误码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38.
39.
基于因子分析与AHP的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舒适度研究偏重于列车运行物理指标层面的现状,结合人机工程学、环境与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满足旅客乘坐需求、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的高速列车广义舒适度的概念。在对北京至四方的铁路线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745位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利用AHP构建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得出舒适度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提出改进建议:1.细化列车振动、噪声与照明舒适度评价指标;2.优化座椅休息、就餐、娱乐等功能设计;3.进一步调控车厢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该模型的建立为我国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锡、噪声等。除电动葫芦机噪声点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为严重危害项目,其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