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244篇
公路运输   510篇
综合类   1176篇
水路运输   341篇
铁路运输   440篇
综合运输   2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河谷型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形态,城市交通较为混乱,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的百年大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DEA/AHP两阶段模型对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第一阶段使用DEA方法计算所有线网规划之间相对有效性,以构造AHP的判断矩阵。第二阶段对判断矩阵进行AHP计算并作全排序优选,最后给出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902.
本文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为背景,发挥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有效换乘对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量有一定作用.以西安市轨道交通一二号线站点为例,结合西安市居民区、商业中心分布以及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针对西安市自行车换乘站点进行初步选址,分别以主要人流换乘出行范围,自行车存放环境,换乘站点周边人口数,出行费用以及换乘时间作为要素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依次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得出决策方案.为以后西安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3.
在重大灾害事件中,交通需求是影响区域疏散路线规划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实际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异质动态交通流差异性装载和分配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受灾人员和应急物资两种异质动态交通流的最小费用流模型;然后针对两种异质流不能混合分配、网络流占用随时间变化更新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扩展的最小费用路线启发式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受灾人员响应行为的快慢影响着疏散时间、拥塞程度、分配的有向路数目;同时针对不同的受灾人员响应行为,调整应急物资装载时刻和装载量,可以有效缩短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904.
城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大系统,城市布局、城市设计是城市交通出行特性的决定因素,而交通系统网络格局构成城市的机理,并决定城市经济的可达性,影响到城市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所有层面.过去的十年中,能源基金会可持续城市项目与国家相关部委及城市合作,在可持续城市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本次论坛主题为“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城市交通理论与实践”,从可持续城市项目以及昆明可持续城市规划设计、济南快速交通规划与实践、重庆山城步道规划与应用等方面,共同探讨土地使用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城市交通之路.  相似文献   
905.
道路网单向交通优化设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单向交通组织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总走行时间、最短绕行距离和最少交叉口冲突点数量,用于求解单向交通的优化方案;下层模型为用户均衡交通量分配模型,用于计算上层模型给出的道路网中的路段交通流特征。提出路段组合、可行解判断等方法减少决策变量和解空间,设计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以威海市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施单向交通组织后,机动车流量与道路容量的平均比值由o.516l下降至o.4871,平均值的方差从o.4189下降至o.3791,机动车的平均出行时间由27.1rain下降至25.4min,单行引起的平均绕行时间仅有0.61min。可见,提出的模型可应用于中等城市道路网的单向交通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906.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到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许多任课教师着力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特点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07.
为解决机非混行造成的交通低效问题,构建单向平面分流路网,即以机动车干路单向交通组织为基础,以机动车支路和自行车、公交专用路双向交通组织为辅助的公交专用、机非分离的路网模式。首先,采用VISUM,VISSIM模型,对单向平面分流路网与传统混合路网的路网特性、交通运输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流路网在交通绕行、转向比例方面与传统混合路网基本一致。其次,在对两套路网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单向平面分流路网的运输效率远高于传统混合路网。最后指出,将干路单向化处理,发挥单向道路的横向可穿越特性,辅以减少干路绕行的支路体系,是单向平面分流路网实现高效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8.
为减少或避免高强度开发地区未来可能遇到的交通拥堵问题,在规划初期应明确其交通发展模式.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例,分析城市与区域中心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确定各类交通方式的合理规模,探讨可行对策,最终确立适宜的交通结构,并把规划方案反馈于城市与区域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利用Logit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909.
薛美根  顾煜 《城市交通》2012,10(5):18-23,35
上海在以往30年的城市交通建设实践中,针对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的交通问题,采取了不同的交通供给和需求管理策略,在长期坚持公交优先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加强道路供给建设、有序控制小汽车发展,再到大力建设轨道交通的发展策略,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首先,总结了以往30年上海城市交通不同时期的供需特征。其次,从公交优先政策和路车协调政策两方面解析了上海城市交通供需策略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效果。最后提出,在未来城市化和机动化持续发展的趋势下,更加注重差别化供给、管建并举、公交引导和交通体系内外协调的供需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10.
为营造和谐、安全、便利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在咸宁市旅游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中引入交通静化技术。首先,指出交通静化技术的内涵和工程措施。然后,解读咸宁市旅游区空间布局,并着重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旅游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特征。最后,从宏观交通宁静带与交通宁静区划分、中观交通宁静廊道构建及微观交通静化措施应用三个方面对旅游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