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923篇
综合类   567篇
水路运输   554篇
铁路运输   873篇
综合运输   1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CSD和GPRS在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GSM网络的CSD和GPRS2种数据业务结合,应用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提出系统的联网结构,实现基于MC35i无线通信模块的CSD和GPRS硬件接口及软件流程。与传统单一的GPRS方式相比,弥补了数据传输时延大、时延不确定的缺点,既保证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又降低了系统的维护费用。现场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2.
从国内外船舶推进装置的数字仿真研究现状出发,设计了一套用于船舶主推进装置监控系统陆上调试的半实物、半模拟实时仿真系统(简称陆上模拟联调装置)。即以计算机实时仿真代替实际的主推进装置,设置它的所有接口与实船相同,作为监控系统的被控对象,用这套模拟装置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验证和功能调试,以及验证主推进装置与监控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陆上模拟联调装置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承接的某船主推进装置监控系统的出厂调试。  相似文献   
953.
介绍了LKJ-93型监控装置数码显示器操作端的识别与控制,讨论了在点-点通信协议下啬终端设备的一种简易方法,几年的运用结果证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95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中锚索拉力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研究分析锚索桩的力学性状,对深圳市黄贝岭滑坡治理的锚索桩进行了长期的原型测试。由测试结果分析得出:锚索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锚索拉力迅速减小阶段、锚索拉力缓慢变化阶段和锚索拉力的稳定阶段,锚索拉力缓慢变化阶段中锚索拉力的增大或减小取决于预应力长期损失和滑坡推力之间作用的结果;抗滑桩的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状态,即锚索的张拉锁定状态(状态Ⅰ)、最大滑坡推力作用状态(状态Ⅱ)和设计所允许的状态(状态Ⅲ)。锚索桩的整个作用过程就是由状态Ⅰ,经过状态Ⅱ,逐渐向状态Ⅲ发展。设计锚索、桩、桩锚共同作用的结构安全度应该相互匹配,协调一致,使锚索桩的作用发挥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955.
瓦斯隧道运营通风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瓦斯隧道在运营中,瓦斯浓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得大于0.5%。针对其规范要求进行研究,进而采取有效的瓦斯隧道运营通风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方法:在总结南昆线家竹箐隧道KJ4瓦斯监测与报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本次“达成线云顶、天台寺”瓦斯隧道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目前监控系统软件的技术,明确本次监控系统设计中需要解决软件技术支持的重点问题。研究结果:本次运营通风监控系统软件采用“基于非恒定流理论的通风控制模型”和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及先进的监测联网技术。提高了集成度、可靠性,易安装、维护和使用,同时在经济上降低系统建设、维护和运营费用。研究结论:隧道风机控制室计算机软件、监测系统的联网技术、本地控制柜的应用软件、数据通讯的FSK技术、瓦斯监测传感器的接入技术运用到本瓦斯隧道运营通风监控系统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监控系统设计的先进性,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瓦斯隧道通风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56.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复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和反馈4个方面的功能,由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终端系统3部分组成。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水平尺、数码测缝计、智能数码位移计等测试设备和自动数据采集器组成,安装在车站;主控计算机系统安装在站台办公室;应用终端系统分别安装在监测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营公司。监测系统可以设定为自动工作,也可以改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通过对监测数据回归分析,可以预测测点可能的最终位移值和既有线路的安全状况。在地铁5号线左线采用浅埋暗挖法下穿地铁2号线雍和宫车站工程中,应用此系统实时监测既有轨道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保障了既有地铁2号线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957.
高宝峰 《桥梁建设》2006,(Z2):40-43
信阳市民权路浉河大桥为主跨136 m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介绍该桥方案构思、结构设计与施工监控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958.
信号微机监测已经成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从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建设、运用、维护3个方面介绍了管好用好微机监测系统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959.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60.
路面结构性能预测模型是路面结构设计的经济技术分析的核心,预测模型的精度将直接影响设计和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美国2004年通过NCHRP 1-37A项目推出的力学-经验设计方法受到了国际道路界的广泛重视。以某高速公路柔性基层试验段为依托工程,对NCHRP 1-37A设计方法中性能预测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研究。按照NCHRP 1-37模型的要求,确定了材料、交通和气候等各方面的输入参数。利用性能模型预测了试验段的车辙、疲劳开裂和低温开裂,通过和试验段通车两年的现场检测数据相比较,表明NCHRP 1-37A模型的短期预测结果精度较好。根据当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经验,长期车辙预测值可能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