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923篇
综合类   567篇
水路运输   554篇
铁路运输   873篇
综合运输   1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在施工到成桥的过程中,结构的几何特性、材料特性、承受的荷载等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必将影响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因此对混凝土斜拉桥进行有效分析以了解其在施工中及成桥后真实的内力和变形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时效分析方法,此方法考虑结构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可在施工过程对结构短期和长期的承载力响应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2.
触摸屏在船舶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触摸屏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工业控制领域使用的优越性,以西门子TP270为例,介绍触摸屏在船舶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设计原理和软件设计方案,并简要讨论了触摸屏与PLC之间的通讯.  相似文献   
983.
牵引变电所27.5kV避雷器曾多次发生事故,严重地威胁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有关规程缺乏对这类避雷器的监控指导,因此有必要对27.5kV避雷器进行监测。通过分析避雷器劣化原因,提出在线监测要求,设计了新型在线监测装置,并研究了运行中的监控阀值。实际应用表明,研制的在线监测装置性能稳定、指示灵敏;针对27.5kV避雷器提出的监控阀值在运行管理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84.
介绍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35 k V供电系统使用基于IEC 61850/GOOSE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压全面智能电流选跳保护方案,为确保智能电流选跳方案的可靠性,以整体方案、GOOSE通道检测、EMC、现场验证为要素,从项目开始实施到正式送电进行多次验证,如国家开普实验室验证、现场调试组网验证、现场试验验证等,经过上述验证证明,基于IEC 61850/GOOSE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压全面智能电流选跳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大分区供电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5.
盾构工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地铁隧道和部分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GIS+BIM技术的应用使得盾构机的工作过程以及施工隧道现场状态更加形象直观。目前,盾构机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正在向着管理信息数字化、机器参数图像化、决策系统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保障盾构施工顺利进行的有效工具之一。盾构施工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互联网远程数据传输功能的数字化系统,可实时监控盾构机掘进状态。此外,可利用3D GIS+BIM技术模拟盾构施工的地层条件和现场环境,同时与施工过程中的盾构机全站仪系统数据相链接,形成一套动态的4D施工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盾构虚拟隧道及场景的漫游,沿线建构筑物位置信息提醒,盾构机位置偏差预警、报警及盾构推进状态的可追溯功能,可以为地铁隧道施工项目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盾构掘进参数的总结与分析对后续工点及线路施工的安全风险管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6.
吴隆江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70-72
探究了在车辆监控系统中,采用GPS来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准确地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和定位的方法,并探究了通过GSM无线通讯技术和组件式GIS对各种移动车辆进行控制、调度、指挥的技术。  相似文献   
987.
马鞍山长江大桥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入土深度超过50m,其施工采用“3次接高,3次下沉”的工艺:第1次下沉采用降排水措施,第2次下沉采用半排水措施,第3次下沉采用不排水措施。在沉井第3次下沉过程中,开启空气幕助沉,显著加快了下沉速度。沉井下沉期间,采用综合监控手段,保证了沉井顺利、精确下沉。实践证明,该桥所采用的沉井下沉方案科学合理,下沉到位后沉井几何姿态良好。  相似文献   
988.
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梅子洲风井为例,基于风井的复杂环境条件、开挖深度和地质条件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支护方案。为确保基坑安全,布置了详细的监测方案,并获得了丰富的监测数据,研究了各测点位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89.
尹龙  王晓琳 《隧道建设》2014,34(2):158-162
为了解决土质隧道深部围岩变形实时连续监测的难题,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模型设计、试验与应用工艺验证的方法,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测试土质隧道深部围岩变形的实时监测方法,得出了监测力学模型与监测方程,提出了传感器的制作、布设与安装方法以及系统集成与实时监测的工艺技术。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工程实地应用验证,并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0.
刘拓 《隧道建设》2014,34(12):1126-1130
岳西—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明堂山隧道下穿横河二级电站的一条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与左线和右线的最小距离为12.4~14.8 m,地质条件为中风化花岗片麻岩Ⅲ级围岩。为保证隧道近距离爆破施工下穿引水隧洞的安全和稳定,采用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隧道开挖爆破对引水隧洞的振动影响,并在引水隧洞内布置3个爆破监测点,将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介质模型里,质点振动速度与质点到爆源的距离成衰减关系,爆破对引水隧洞的振速影响控制在5 cm/s以内,其中拱脚影响最大,边墙和拱顶次之,拱腰最小。实测结果与计算规律基本一致,爆破后节点振速很快达到最大,并随时间的增加快速衰减,500 ms后振动波基本消散。研究表明实际爆破采用的炸药当量和爆破方式合理,未对引水隧洞结构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