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214篇
综合类   185篇
水路运输   132篇
铁路运输   73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任意截面的自由扭转常数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位移法有限元计算出的自由扭转常数比理论值偏大且网格剖分尺寸大小明显影响计算速度。本文从弹性理论圣维南自由扭转问题基本假设出发,针对悬臂梁模型采用基于位移的最小势能原理和基于应力的最小余能原理两种方法,推导势能泛函和余能泛函表达式,并求得泛函的极小值从而推导出相应的有限元方程,得到两种计算自由扭转常数公式。根据推导出的有限元方程,采用三角形单元编写程序进行两种截面的计算并与理论值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计算自由扭转常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相较于采用单一位移法计算其精度大幅提高,两种方法互相参考有利于解决计算结果偏大和计算量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潜射导弹无动力运载器的滚控暨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水下发射无动力运载器需要滚动控制技术,但该技术在当前研制的静力分离运载器中难于实施。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弹器分离方案-动力分离方案(即弹射分离方案),文中对动力分离运载器的结构和弹道性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与静力分离方案作了较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连中 《船海工程》2006,35(3):100-102
船舶舱底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船舶油水分离器的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是否满足MARPOL73/78公约的要求。通过对营运船舶油水分离器的检验方法,保证船舶油水分离器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在周边眼间距E为500 mm时,对不同光爆层厚度W下泥质灰岩中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光爆层厚度下岩石单元应力、节点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以及与光爆层厚度的关系,分析光爆层厚度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W≤400 mm时,巷道围岩受到的扰动强烈,在围岩远区容易产生裂隙,在近区出现超挖现象;当W=700 mm时,因应力波在相邻炮孔间不能有效迭加而无法形成贯通裂缝,由此导致光爆效果不佳而出现欠挖现象.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巷道爆破掘进中,当周边眼间距为500 mm时,光爆层厚度宜取W=500~600 mm,而炮眼密集度系数为0.8~1.0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水下隧道已逐步成为我国跨江越海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水下隧道立体交叉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水下立体交叉隧道设计及施工体系,以我国某座水下隧道立交段为研究对象,对立体交叉段做了总体设计,确定了主线与匝道的内轮廓;同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主线隧道及匝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隧道主线及匝道的开挖方案。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采取CRD法等进行开挖,将大断面化为小断面,分部开挖,双层支护,成功解决了水下隧道立交段施工安全稳定的难题,可有效确保水下立交段隧道开挖的安全;(2)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先下后上、错开施工、超前支护、减少振动、分部施工、及时二衬"的施工原则,能够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3)应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量测数据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判别,二次衬砌尽量紧跟初期支护施作。  相似文献   
6.
轻轨系统作为一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轻轨线路的平面曲线半径对线路的适用性、投资大小、换乘方便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轻轨线路的特点,分析确定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的基本原理,讨论影响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大小的...  相似文献   
7.
集结模式决定了货车集结过程的结束条件,定点集结是一种高效率的集结方式,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针对放宽条件定点集结模式下编组站车辆集结过程,建立离散时间批到达批服务排队模型,利用嵌入式马尔可夫链方法求得离去时刻瞬时系统集结车辆队长分布,并求得任意时刻车辆集结队长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最小编成辆数,车组大小分布,车流到达强度,服务时间间隔分布对车辆平均集结队长,集结延误时间,效率,一昼夜发送车流量等系统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车辆集结排队系统影响明显.因此,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能为编组站的精细化管理和车流组织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Parents compete for high-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by enrolling them in good schools. However, in a Chinese mega-city like Beijing, three factors jointly lead to the spatial sepa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homes: the centralize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mechanism, the historical dependency in school location, and the constrained supply of housing in downtown. Without an adequate number of school buses, this spatial separation of schools and homes triggers the numerous long-distance driving-to-school trips by private vehicle during workday morning rush hours in Beijing. We use the start and end dates of “school holiday” as exogenous repeated shocks to the aggregat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employ the two-stage least squares (2SLS) regression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congestion and pollution consequences of such driving-to-school trips in Beijing. We find that, all else being equal, workdays during school holidays have a traffic congestion index 20% lower than that of non-school-holiday workdays. Such a sharp reduction in congestion leads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M10 concentration. Policymakers should lower such “extra” conges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via optimizing the spatial balance between school supply and demand.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地铁供电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电流特征,确定35 kV电压等级设备电流可构造标准曲线,采用机器智能学习算法分析、测算地铁供电系统中各类开关峰谷时段运行电流,以均值-方差方法确定电流的高度异常偏离点,实现异常点数据周期内统计以及实时提醒功能。应用电流实测值分析电流在工作日、节假日的不同曲线,为负荷预测和非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负荷叠加风险提供预测和评估依据,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负荷管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形条件下桥隧相连隧道洞口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俊峰  李冬生 《隧道建设》2017,37(Z2):169-174
蒙华铁路坪桥1号隧道进口洞顶基岩外凸、洞顶以下岩面高且直立、洞顶上部地形偏压高陡,地形条件极其复杂。营盘山大桥与坪桥1号隧道进口紧密相连,存在桥台与隧道洞门结构相互干扰以及边坡防护、隧道出洞和洞口场地布置等一系列难题,设计难度极大。为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对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整体式"与"分离式"桥隧相连结构的优缺点,提出桥台与隧道相结合的"整体式"桥隧相连结构方案;同时,针对地形偏压高陡,提出非对称结构设计方案,实现了隧道"零"仰坡出洞,解决了洞口边坡防护的难题;最后,提出架立临时贝雷梁的方案,解决了隧道出洞及洞口场地布置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