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196篇
公路运输   790篇
综合类   1026篇
水路运输   635篇
铁路运输   607篇
综合运输   1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梁庆华 《隧道建设》2017,37(Z1):32-38
以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研究新建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上覆公路隧道和下穿铁路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下穿隧道拱顶沉降量较小,水平收敛值较大,下穿隧道立交段拱腰和边墙是需要重点支护的对象;上覆隧道在立交段下沉值变大,变化幅度为仰拱边墙拱腰拱顶,隧道中部和下部水平收敛值变化较大;受下穿隧道开挖影响,立交隧道上覆地层受力产生不均匀变化,造成扭矩存在,地面水平位移整体呈现"8"字形,立交隧道的建设对地层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扰动。  相似文献   
72.
基于文本挖掘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事故致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解  王建平  许娜  周哲 《隧道建设》2017,37(2):160-166
地铁工程项目是典型的高风险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安全风险事故多发且引发因素众多。为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致险因素,为安全风险事故的预控提供依据,选取2002—2015年国内151例地铁施工安全风险事故报告,借助R语言和文本挖掘的方法,分别对事故报告进行分词处理、特征项选择、向量空间模型构建、共现规律识别,并利用词云和网络结构图等方法可视化文本挖掘结果;从中发现地铁施工安全风险事故的6项关键致险因素和23项一般致险因素,并以关键致险因素为基础构建致险因素集合,为地铁施工安全风险事故的预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宋丹  江帅  张运森 《隧道建设》2017,37(Z1):134-136
为解决目前暗挖隧道二次衬砌工序繁杂、施工进度慢、成形质量差等问题,结合盾构矿山法施工工艺及土压平衡盾构管片拼装原理,阐述暗挖隧道装配式管片拼装在施工中需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并介绍配套的拼装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74.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十四讲——隧道涌水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制定隧道控制地下水对策的基本观点:既要考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也要考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指出控制地下水的对策必须符合3个条件:1)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地开展;2)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3)以合理的工费和工期来实现。隧道涌水视其发生位置、涌水量、发生时期、涌水量的历时变化等是各种各样的,应对隧道涌水进行合理分类,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介绍了日本统计的地质构造和涌水现象的分类。涌水处理应达到3个基本目标:1)确保隧道施工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是在可以接受的渗漏水条件下进行,或者是在对周边环境"可接受干扰"的条件下进行;2)二次衬砌原则上不承受水压作用,不得已时把水压控制在二次衬砌容许的范围内;3)运营中的隧道洞内不能成为地下水流经的通道,隧道衬砌背后必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不易堵塞的、通畅的排水系统。达到上述目标的基本方法是:充分利用和提高围岩的隔水性能,合理地处理好"排"与"堵"的关系。针对涌水处理的3个基本目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相应的经验和措施。1)一些国家的指南、标准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了分级,认为涌水量≤2.5 L/(min·m)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无水条件下施工;一般的线状流水、经常涌水可以用自然排水法排水;而针对突发大量涌水,则需要采取特殊的地下水对策予以解决。2)按照二次衬砌是否承受水压,隧道可分为3种情况:1衬砌不承受水压,即所谓的完全排水型隧道;2衬砌承受全部水压,即所谓的非排水型(防水型)隧道;3衬砌背后设置注浆域,分担衬砌承受的水压,衬砌只承受部分容许的水压。从目前的隧道设计实际来看,在山岭隧道中多数采用方案1,在城市隧道中多数采用方案2,在高水压和突发大量涌水的极端情况下采用方案3。介绍了日本、美国的设计经验。3)我国铁路隧道采用把地下水引入隧道,再从洞内两侧边墙附近设置的排水沟排出地下水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可能发生冻害的地区,更不可取。在国外,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铁路、公路隧道基本上是把中央排水管设置在仰拱内或仰拱下方,而在隧道两侧只留有用于排出流入隧道内的雨水或隧道清洗水的排水沟;因此,建议立项研究取消洞内排水沟,设置中央或两侧脚部排水管的问题。最后指出,实现涌水处理的3个基本目标我们尚需努力,特别是"目标"的定位问题,尚需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才能解决。在隧道施工中,涌水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积累的经验非常丰富,但缺乏系统的、认真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75.
根据西直沟1#隧道实际工程特点,选取管棚超前支护技术。依据管棚支护的主要机理以及地形地质和荷载情况,采用扇形管棚布置。根据埋深较大时的简化泰沙基公式计算围岩最大压力,并选取管棚参数,对本隧道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以后黄土隧道的施工积累了工程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76.
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位移预报十分重要,但位移量测值受时空效应的影响,计算很复杂。结合某地下通道的浅埋暗挖法施工,对施工过程中时空效应的产生机理、规律进行探讨,介绍了观测前已发生的位移量、开挖面到达前产生的位移损失量和总沉位移量的计算方法,以提供准确的位移预报。  相似文献   
77.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水文地质特点,重点阐述了该海底隧道施工中洞内防水设计与施工、富水砂层区段防水措施以及采用的各种排水措施,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加强初支背后注浆加固、重视抑拱以下结构的防排水设计等建议,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8.
为了满足六五式铁路军用桥墩拼装演练的要求,介绍了“六五式铁路军用桥墩模拟拼装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该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实际拼装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探索出安全、经济、高效、规范的拼装技术作业程序;而且可以降低拼装演练的费用,提高拼装作业人员的拼装技术水平,减小拼装时间,提高拼装效率。对培训专业保障队伍和保障战时铁路运输的畅通,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对象,分析了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将传统的模糊控制与经典的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白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0.
The parameter values which actually change with the circumstances, weather and load level etc.produce great effect to the result of state estimation. A new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The clustering method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historical data in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 database as several types. The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s impliedto treat the isolated point, missing data and yawp data in samples for classified groups. The measurement data which belong to each classification were introduced to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n order to gain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and actual parameters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A practical system demonstrates the high correctness, reliability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