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205篇
综合类   292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41.
厂拌冷再生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利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主要稳定剂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冷再生上基层进行了结构设计;结合高速公路的试验路工程总结了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及碾压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2.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设计控制,对GTME.实法与马歇尔击实法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控制级配曲线关键筛孔的通过率,设计适当的矿粉含量是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针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建议在具备条件时最好采用GTM压实法;并提出应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马歇尔击实法与GTM设计法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基础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乌素沟大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对结构外观、受力状况和后期效果的检查,证明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4.
刘钢 《上海公路》2012,(2):5-8,11
通过对国产新型温拌沥青添加剂OCAA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建市政项目—金科南路试验路段的应用和研究,发现国产新型温拌沥青添加剂能够有效地减少拌和、摊铺与压实过程中烟气的排放;使拌和与摊铺温度下降幅度超过20℃,节能降耗;混合料质量及面层指标的检测均达到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温拌OCA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部分路用性能比热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要突出。  相似文献   
145.
介绍了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上海浦东机场北通道及中环线的实际铺筑经验,对其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拌制以及路面的铺筑与检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目前岩溶路基注浆处理施工工艺比较原始,且材料损耗量大导致成本加大。为积极响应原铁道部标准化工艺的要求,以宁安铁路岩溶路基注浆处理为依托,特改进岩溶路基注浆浆液配比,供今后岩溶路基注浆处理浆液选取参考。  相似文献   
147.
文章针对农村公路水泥稳定类基层建设采用集中厂拌法面临的用电困难、运输距离远、易离析以及传统路拌法水泥撒布不均匀、水泥剂量、含水量与混合料的均匀性不易准确控制、能耗大、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等不足之处,经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与现场试验,提出了利用碎石撒布车均匀撒布矿料、粉料撒布车均匀撒布水泥、冷再生机现场拌和、碾压、整平的机械一体化"现场均匀拌和法"施工工艺,现场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这种工艺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对于我国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8.
以实际工程为示例,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方法,并结合实际易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对正确推广执行新规范和做好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均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9.
一般认为,只要有足够厚的沥青膜裹附在集料上,就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最小的沥青膜厚度被推荐为6~8μm,本文通过不同的沥青膜厚度与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给出一个合理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50.
通过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系统的研究纤维掺量,纤维类型,沥青用量,击实次数,纤维形状各方面影响因素对砼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及路用性能,并分析了相应的纤维作用机理,旨在发现一些规律来指导混合料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