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1篇 |
综合类 | 71篇 |
水路运输 | 16篇 |
铁路运输 | 1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特立尼达湖沥青的性能,并结合广西的气候和交通特点,对33%TL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BLSMA-16的配合比和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在矿料级配设计过程中,采用贝雷设计方法对BLSMA—16的矿质混合料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出了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然后据此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拌制33%TLA改性沥青混合料和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比两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一步验证了33%TLA改性沥青混合料BLSMA—16的优良路用性能和33%TLA掺量的合理性,为广西地区将TLA改性沥青应用于路面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2.
针对市场上纤维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真假纤维难鉴定的情况,从矿物纤维在隧道内应用入手,介绍了矿物纤维的目识法、嗅闻法、手感法、化学反应法、力学标定法、体积特征法、化学组分法、微观观察法等鉴别方法。以沪蓉西高速公路隧道为例,重点介绍了玄武岩矿物纤维扫描电镜下形态及研究方法。最后针对八字岭隧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假纤维,提出了鉴定方法及处理方法:在扫瞄电镜下,矿物纤维有外形和成分微细和明显的差别,由此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纤维;矿物纤维外表愈粗糙,其路用性能愈好,沥青混合料中的加筋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43.
通过美国电量法、干湿循环腐蚀法等分析了引气剂对不同矿物掺和料的C30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盐类腐蚀性等耐久性的影响规律。从抗氯离子渗透性来看,适当引气时效果较好。在所设计的腐蚀条件下,掺和料相同时,适当引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含气量较多则对混凝土抗腐蚀性不利;各类不同掺量的C30混凝土在实际含气量为3%左右时抗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4.
该文通过混凝土电量法、收缩试验、滚珠轴承耐磨度试验分析了大掺量矿物外加剂对引气道路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50%矿渣,可以提高引气道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减小混凝土收缩,但对耐磨度无明显改善作用;掺入30%粉煤灰,引气道路混凝土早期耐磨度低于基准混凝土,但后期有较大增长,而且可以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和减少混凝土收缩;掺入10%硅灰,能提高引气道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和耐磨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相似文献
45.
CBR-V矿料级配设计方法是基于矿料特征和矿料级配特征的一种设计方法,矿料的特征及其级配的组成非常复杂,要考虑其对合成级配的影响困难较大,所以通过试验数据反映矿质集料的特征状况。由于在试验中集料的不同特征得到了综合的体现,所以可以认为试验中考虑了集料的各种特征,是一个能够体现集料全部特征的设计方法。通过32组正交试验,获取的CBRmax相比CBR-V法获取的CBRmax小7.6%,说明通过CBR-V法获取的CBRmax值更接近CBRmax。分析表明通过CBR-V法获取CBRmax是可行的,过程工作量更小,效率更高;其采用的强度传递理念是正确的且具有客观唯一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47.
该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通过对邵永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提出对沥青混合料材料的要求、矿料组成、确定用油量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优化,从而达到既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又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粉胶比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十分显著,合适的粉胶比是沥青混合料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粉胶比下沥青胶泥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抗水损害、抗疲劳性能,提出重庆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合适的粉胶比范围。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