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2篇 |
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85篇 |
综合类 | 389篇 |
水路运输 | 53篇 |
铁路运输 | 40篇 |
综合运输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连续箱梁桥内力增大系数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翔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2):8-11,15
提出了具有一对弹簧支承的计算模型,用来计算连续箱梁桥的内力增大系数.用本模型所得到的一个算例的分析结果与按传统方法的分析值吻合甚好,并且它比后者在计算过程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 相似文献
32.
详细介绍了汾柳高速公路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的确定,另外还对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3.
不同改性剂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常规试验和SH RP沥青试验,对国内外常用的几种不同改性剂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结合相应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研究,比较了不同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4.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影响改性沥青SMA-13路面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工程施工情况提出了几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5.
36.
为研究点汇聚系统的环境效益及减排机理,采用考虑气象条件修正后的航空器性能、燃油
流量及污染物计算模型,设计了理想条件下非高峰时刻与实际运行的高峰时刻两种场景,对比分
析了航空器在点汇聚系统与标准进场程序中污染物(即HC、CO、NOX、SOX和PM)的排放情况,并
从飞行时间、燃油消耗与排放指数3个方面分析了点汇聚系统的减排机理、识别了减排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在非高峰时刻,点汇聚系统与标准进场程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5.79 kg与7.17 kg,
点汇聚系统较标准进场程序共减少约19.25%污染物排放,对NOX、SOX和PM减排效果显著;在高
峰时刻,点汇聚系统与标准进场程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90.01 kg与406.69 kg,点汇聚系
统较标准进场程序共减少28.69%污染物排放,其中NOX减排比例最高可达48.32%。结果表明:
无论是非高峰时刻还是高峰时刻,点汇聚系统都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总量,且对NOX减排效果最佳;较短的飞行时间、较低的燃油流量是点汇聚系统体现减排优势的
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7.
改性沥青胶浆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锥入度试验和低温小梁蠕变试验,研究了改性沥青胶浆性能随改性剂剂量和粉油比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8.
根据对70#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加0.25%博尼维纤维后的试验,对比分析了70#沥青混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加纤维的70#沥青混合料和掺加纤维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远高于70#沥青胶结料,应用SBS改性沥青和博尼维纤维能够大幅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对其他路用性能也有一定改善,博尼维纤维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9.
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工艺的SBS改性沥青,采用试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常规3大指标试验、SHRP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以及储存稳定性试验等,研究加工工艺参数以及改性剂种类等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说明,通过掺配适当的稳定剂和助剂等措施改善改性工艺,是提高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CNG公交客车的燃料消耗量测试参数, 确定了流量计的安装位置; 基于安装位置的固定气压范围, 考虑到驾驶节能技术水平与乘坐人数的影响, 提出了CNG质量流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场地测试, 验证了CNG质量流量与燃料温度、燃料压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以及与环境温度、气瓶出口端压力的关系; 通过运营测试, 分析了CNG质量流量修正前后的差异, 并验证了测试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受测试气压的限制, 流量计唯一的串接位置是减压阀的出口端与低压燃气滤清器之间, CNG经过减压阀后的出口压力基本稳定在0.80~0.95 MPa之间; 在运营测试结果修正中, 驾驶节能技术的影响最大, 最大偏差可达4%, 受测公交线路的驾驶节能技术水平有87.6%的相对值介于0.9~1.1, 离散度较低; 当环境温度升速为4.0~4.3℃·h-1时, 燃料温度的变化速度基本波动于±0.61℃·h-1之间, 证明了燃料温度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不敏感; 气瓶出口端压力与燃料压力没有必然联系, 其数值的减小不会影响CNG质量流量的变化; 在0.80~0.95 MPa的燃料压力下, 测试位置的CNG当量密度基本稳定在6.1kg·m-3, 连续测试30km后, CNG质量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5%;经对CNG质量流量修正后, 3辆测试车CNG质量流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88%、-4.04%和1.71%, 因此, 采用CNG质量流量计算CNG消耗量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