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398篇
综合类   439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勉宁高速公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作为桥梁铺装结构粘接层,通过对原材料的严格要求、施工方案的合理安排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粘接层施工后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为以后该道路的正常使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02.
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吴超 《公路》2006,(1):175-178
与基质沥青相比,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更加复杂,因此,选用更合适的评价指标是必要的。采用测力延度试验,本文分析了不同SBS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不同改性剂掺量下的性能变化特点。选用柔量D/FZ,应力差值比(F1-FZ)/(F0-FZ)和能量比W2/W1作为评价指标并加以阐述,以更有效地评价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903.
贾玉  申爱琴  祁秀林 《公路》2006,(12):87-91
根据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M CC)的实测力学参数和试验路铺筑使用情况,讨论了PCC-PM CC复合式路面这种新型路面结构的经济性,并提出了面层厚度设计方法。结果表明:PCC-PM CC复合式路面可承受的累计轴载作用次数比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提高了55%以上,性价比增大幅度可以达到12%以上;结合式PCC-PM CC复合式路面面层总厚度应按照下面层PCC的模量和弯拉强度拟定,上下面层厚度的比值可按照上下面层模量反比、聚合物掺量和经济性确定。  相似文献   
904.
简要地介绍了道路沥青的发展,并通过伊嘉五汤段工程成品改性沥青的应用,介绍了成品改性沥青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05.
为了研究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用在透水沥青路面中的性能,依托实体工程,在PAC-13、PAC-20型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了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和渗水系数,并与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同级配类型的高黏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高黏沥青混合料,其渗水性能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06.
采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6种高模量沥青,分别通过针入度分级体系、粘度体系、SHRP体系对其感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沥青软化点、粘度、DSR试验的G*/sinδ指标以及重复蠕变试验的累计变形指标综合评价得出的6种不同高模量沥青中,高温稳定性能较好的是橡胶沥青、湖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同时,通过DSR试验对6种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其性能排序与沥青试验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907.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不足所致,仅依赖改性沥青的粗型密级配沥青面层将无法满足路面抗车辙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各种外加剂后,对其动稳定度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8.
为了研究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提出了道面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改性聚酯纤维的规格、掺量和搅拌时间等阻裂性的试验.纤维规格对裂缝面积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裂缝影响次之.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某机场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成功地解决了该机场道面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909.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广义剪切位移法,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测数据,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发挥性状做了分析.另外,还通过考虑桩土相对滑移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桩端持力层刚度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载力发挥性状的影响.分析表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大小可认为与承台底土极限承载力和群桩极限承载力之和大小相当;桩端持力层刚度对复合桩基的承载力发挥起显著影响作用,桩端持力层刚度越高,桩的极限承载力越难以完全发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将小于群桩极限承载力与承台底土极限承载力之和.  相似文献   
910.
重复荷载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粘弹性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推导了适用于重复荷载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规律的粘弹性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AC20和SMA13沥青混合料三轴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获得了模型的参数,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永久变形规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在荷载重复作用下,会出现迁移期、稳定期和破坏期3阶段变形规律;模型参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与偏应力水平无关;较高温度和应力均是导致较大永久变形的主要因素。推导出的粘弹性力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重复荷载下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规律,可以用于重复荷载下沥青混凝土永久变形的力学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