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151篇
综合类   383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209篇
综合运输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目的:本文以遂渝线12号无碴道岔道床为例,对12号无碴道岔的轨下基础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无碴道岔道床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根据多重叠和梁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模型,针对无碴轨道板之间接触条件的特点,对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同样荷载条件下,板层之间无紧密连接的无碴轨道的板层拉应力要大于板层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拉应力;当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无碴轨道岔区道床有限元模型对岔区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计算了岔区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道床板截面最大弯矩供设计时参考。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故道床设计时可针对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82.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分析通常采用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考虑到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特点,采用板底摩阻力的迭代处理模型和多向影射无界元,提出用有限元-无界元耦合的方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分析模型是正确的,新计算方法具有结点数目少、精度高、便于网格自动形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83.
文件存取权确认系统一直是多用户计算机具有的一种有效的文件保护机制。本文提出磁盘数据编外管理法,在用此法为单用户计算机设计类似系统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满意结果。文中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具体实现方法。因为不用改动操作系统,实现容易,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4.
许江湖  刘忠  党玲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67-72,84
现有的集中式交互多模型联合概率数据互联( IM MJPDA)算法在多模型这个意义上都是基于固定结构的,而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存在的缺陷这些算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为此,将一种变结构多模型算法——自适应网格交互多模型( AGIMM)算法和联合概率数据互联(JPDA)算法相结合,提出了用于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的集中式自适应网格IMMJPDA( AGIMMJPDA)算法.该算法通过自适应网格实现模型集合自适应调整来克服固定结构IMMJPDA存在的缺陷.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有效克服固定结构IMMJPDA算法存在的缺陷,并提高IMMJPDA算法的费效比.  相似文献   
85.
针对目前内河航运中普遍使用VHF语音通信进行船舶信息交流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无线数据通信、GPS定位、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和电子江图等关键技术实现的内河船舶信息自动报告系统,研制的实验室样机实现了自动感知临近船舶并对距离过近的危险船舶报警、船舶向岸基设备自动发送相关航运信息等功能。该系统具有运营低成本、自动准确报告船舶信息的特点,能够提高内河航运安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6.
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是一种可以有效跟踪机动目标的滤波算法,针对其跟踪精度和计算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模型选择和转移概率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修正子模型滤波结果的改进IMM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IMM算法的收敛速度加快,收敛精度提高,改善了跟踪性能,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MUSIC方法是空间谱估计中经典的子空间方法,这类算法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要对输出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数学分解,其计算量较大,不适合实时处理。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效迭代方法,不需进行数学分解,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文章对舰船用于逆变器驱动的多脉波整流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24脉波整流电路构成作了详细说明和计算。  相似文献   
89.
地铁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地铁客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天气因素变化较快,会造成地铁客流的快速变化。了解天气因素对地铁客流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相应的运输组织响应措施。本文旨在量化分析天气因素对福州地铁客流量的影响,并考虑原始天气指标的局限性,引入体现舒适度的指标。建立地铁客流与天气因素(包括气压、相对湿度、风力、降水、风寒指数等级、综合舒适度指数等级等)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量化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此外,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客流模式差异较大,将两者分别建模分析。研究发现:工作日,降水、风寒指数等级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等级对地铁客流有显著影响;非工作日,降水、气压、相对湿度、风寒指数等级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等级对地铁客流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非工作日地铁客流对天气因素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0.
The integration of activity-based modeling and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for travel demand analysis has recently attracted ever-increasing attention. However, related studies have limitations either on the integration structure or the number of choice facets being captured. This paper proposes a formulation of dynamic activity-travel assignment (DATA) in the framework of multi-state supernetworks, in which any path through a personalized supernetwork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activity-travel pattern (ATP) at a high level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etail. DATA is formulated as a discrete-time dynamic user equilibrium (DUE) problem, which is reformulated as an equivalent variational inequality (VI) problem. A generalized dynamic link disutility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accommodati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ks in the supernetworks. Flow constraints and non-uniqueness of equilibria are also investigated. In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the choices of departure time, route, mode, activity sequence, activity and parking location are all unified into one time-dependent ATP choice. As a result, the interdependences among all these choice facets can be readily captured. A s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route-swapping mechanism is adopted to find the user equilibrium. A numerical example with simulated scenarios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