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对青春期大鼠咬肌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kinase receptor-C,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实验组与同步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佩戴功能矫治器,根据佩带周期分为实验3、7、14、21d组与正常同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咬肌TrkC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3、7d组,咬肌纤维TrkC免疫阳性染色与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而实验14、21d组TrkC免疫阳性染色明显强于同步对照组,TrkC基因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矫形下颌前伸可致大鼠咬肌TrkC的表达发生改变,提示其参与了下颌前伸过程中咬肌适应性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32.
本实验用克山病区低硒粮饲养大鼠,造成动物低硒状态,同时增设补硒组和常备饲料组大鼠作为对照,饲养2个月后,应用示踪剂分别观察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通透性。结果低硒组大鼠部分心肌细胞膜不完整,镧颗粒进入到细胞内。钌红使质膜染色呈中等电子密度的不均匀窄带,并经质膜破损处进入心肌细胞内。补硒组大鼠变化轻微。提示克山病区粮可引起大鼠早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通透性的改变,补硒可使之缓解或改善。  相似文献   
33.
谭文润 《中国水运》2007,5(9):49-50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概念、结构特性和设计原则,同时根据转换层的功能特点和要求,介绍其设计要点,包括设计战略、构件选择、配筋设计和轴压比控制要求等重点探讨了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PPAR-γ激活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血管平滑肌(VSMCs)的细胞外基质(ECM)释放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用不同浓度PPAR-γ激动剂rosiglitzone和/或抑制剂GW9662、BADGE预处理后,加入0.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24h。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三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FN)及CTGF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CTGF、PPAR-γ蛋白表达情况,基于ELISA的DNA-binding检测各组PPAR-γ活性。结果 AngⅡ可增加VSMCs PPAR-γ表达,但明显抑制其活性(P<0.05,vs.Control),PPAR-γ激动剂rosiglitazone可显著增加PPAR-γ蛋白表达及活化(P<0.05,vs.AngⅡ)。rosiglitazone可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下调VSMCs中ColⅢ、FN、CTGF mRNA表达,抑制CTGF蛋白表达,而其他PPAR-γ激动剂(pioglitazone、15-d-PGJ2)均有相似作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及BADGE可拮抗这一作用。结论在VSMCs中,PPAR-γ激活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TGF表达,同时抑制ECM沉积。提示PPAR-γ可能在血管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HSP47)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GMC)发病的作用.方法 收集臀肌挛缩症患者挛缩带和病变旁肌肉的病理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和HSP47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和HSP47定位于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并且呈强阳性表达,其在mRNA水平分别上调了8.1和3.6倍(P<0.05).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与mRNA一致,分别上调11.2倍和7.6倍(P<0.05).结论 TGF-β1和HSP47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引起挛缩带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恒磁场对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探讨恒磁场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离体培养人脐动脉VSMC,不同强度的恒磁场垂直作用于VSMC,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恒磁场对VSMC胞浆[Ca2 ]i的影响.结果 5 mT的恒磁场作用于VSMC后10-50 min[Ca2 ]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0 min下降最明显;其平滑肌细胞的Ca2 荧光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至60 min接近对照组.结论 恒磁场对VSMC胞浆[Ca2 ]i有明显降低作用,可能是抑制VSMC细胞增殖的机制.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以曾发生断轴事故的船用立式直联汽轮给水泵组为例,通过分析该汽轮给水泵组在船用环境条件下轴系可能的就位状态与普通卧式机组的不同之处,指出了船用立式直联机组对中时所应着重注意的地方及其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本文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在离体豚鼠心乳头肌上观察了AMR对心室肌收缩力和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25μmol/L的AMR能使心肌收缩力DT增加65.4%、收缩力最大上升速率(dT/dt_(max))增加50.8%、收缩力tPT缩短19.5%;250μmol/L的AMR能使DT增加98.5%、dT/dt_(max)增加91.3%、tPT缩短24.7%。另外,这两个浓度的AMR均能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说明AMR确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rostralventromedialmedulla ,RVM)甩尾相关细胞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尾部引起甩尾反射 ,同步记录RVM细胞放电和甩尾反射的方法 ,观察琥珀胆碱 (succinyl choline,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甩尾相关细胞放电和甩尾反射的影响。结果 ①RVM内的细胞依据其放电活动与甩尾反射的关系可区分为三类 ,即 :在甩尾动作发生前 4 0 0ms左右放电骤停的off cell,在甩尾动作发生前 2 0 0~6 0 0ms放电骤增的on cell,以及与甩尾反射没有关系的N cell。②股动脉注射SCh引起的肌梭传入活动可使绝大多数的off cell发生兴奋 ,表现为放电频率增加 ,“撤”反应延迟出现或不出现 ;可使绝大多数on cell发生抑制 ,表现为放电频率减小 ,“给”反应延迟出现 ;同时使甩尾的潜伏期明显延长。③肌肉注射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 ,股动脉注射相同剂量的SCh ,对off cell的兴奋作用较未注射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可使RVM内off cell兴奋 ,on cell抑制 ,提示RVM在肌梭传入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黄芪对蟾蜍离体单一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黄芪、丹参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用空气隔绝法记录蟾蜍离体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 ,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对肌梭传入电活动的影响 ,并与琥珀胆碱 (SCh)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 5 0mg·L-1SCh后 ,肌梭的自发放电频率由 (0 .79± 0 .12 )Hz增加至 (12 .2 6± 2 .38)Hz。应用 10 0、2 0 0、30 0mg·L-1黄芪后 ,肌梭的传入放电分别由 (0 .80± 0 .34)Hz、(0 .77± 0 .2 9)Hz、(0 .70± 0 .4 2 )Hz增加至 (13.18± 2 .4 3)Hz、(2 4 .0 3± 4 .0 7)Hz、(36 .17± 5 .83)Hz。丹参注射液对肌梭的传入放电没有作用。结论 黄芪可以使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显著增加 ,且呈剂量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