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42篇 |
出版年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COX-2、VEGF的表达和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胃癌、癌旁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OX 2 (+)或VEGF(+)组MVD(6 1.2 9± 14 .31;6 0 .0 7± 15 .86 )均显著高于COX 2 (- )或VEGF(- )组 (45 .38± 12 .4 2 ;4 3.0 6± 18.91,P <0 .0 5 ) ,COX 2、VEGF均为阳性组MVD(6 2 .4 6± 14 .34)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组 (41.2 4± 13.6 5 ,P<0 .0 5 )或仅一项阳性组 (P <0 .0 5 )。COX 2、VEGF均与MVD显著正相关 (P <0 .0 1) ,COX 2与VEGF显著正相关 (P<0 .0 1)。结论 COX 2可能参与胃癌血管生成 ,VEGF可能是COX 2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22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6 3例大肠癌、10例癌旁组织及 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 ,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0 .0 5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者 (P <0 .0 5 ) ,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VEGF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MVD与VEGF可作为大肠癌病程检测的指标 ,对患者治疗的选择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0例进展期宫颈鳞癌放疗前、放疗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放疗前PCNA表达阳性率为 86 % ,放疗中PCNA表达阳性率为 5 5 % (P <0 .0 1) ;宫颈鳞癌随病理分级增高 ,PCNA指数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临床分期PCNA指数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放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者 ,其PC NA指数高于近期疗效为部分缓解者 (P <0 .0 5 )。结论 PCNA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放射敏感性的一项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24.
目的 探讨 p1 6和Rb基因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 ,检测p1 6、Rb蛋白在 1 0例正常宫颈组织 ,1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 5 9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2 0 %CIN (2 /1 0 )和 2 8.8%宫颈鳞癌 (1 7/5 9)中 ,p1 6蛋白表达缺失。p1 6蛋白阴性表达与病人年龄负相关 ,而与肿瘤生长类型、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宫颈癌中Rb表达阳性率为 88.1 4% (5 2 /5 9) ,Rb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6 6 .1 %的宫颈癌两种蛋白共表达阳性。结论 p1 6失活参与部分宫颈癌的发生。Rb可能主要通过功能性失活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中p1 6和Rb蛋白的表达之间不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其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 0例PC和 3 0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组织进行CD3 4 表达并计数微血管(MV)。结果 PC组微血管密度 (MVD)显著高于BPH组 (P <0 .0 1 ) ,不同分级PC中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浸润、转移性PC的MVD明显高于局限性PC组 (P <0 .0 1 ) ,2年内死亡者其MVD均高于存活 2年以上者 (P <0 .0 5 )。结论 肿瘤血管形成与PC分期、分级密切相关 ,癌细胞的浸润、转移有赖于肿瘤血管形成 ,MVD是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26.
Deregulationofcellcyclecontrolisnowconsideredakeyeventinoncogenesisandalterationsofgenesinvolvedinthiscontrolarefrequentfindingsindifferentcancermodels.CyclinD1hasdrawnattentionasa potentialoncogeneinseveralcancertypes .CyclinD1participatesinthecontrolo…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与多种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76例胃癌病例资料,选取12项指标作为胃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与肝转移有关。单因素分析还显示浸润深度也是与之有关的因素,而其他因素与肝转移无关。结论胃癌发生肝转移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28.
目的 研究唇和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差异性。方法 用临床和病理参数对50例唇鳞状细胞癌和26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唇和舌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核分裂数等无显著性差异,在浸润深度,毛细血管数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深度和病理核分裂数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 当唇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大于5.1 mm,舌鳞状细胞癌大于6.5mm时,易出现复发转移。唇鳞状细胞癌的病理核分裂数大于2个时,易出现复发转移,大于3个时,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而病理核分裂数与舌鳞状细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复发转移有关,当其多于2个时易出现复发转移;机体对唇鳞状细胞癌免疫反应程度高。 相似文献
229.
The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tum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normality of cell cycle regula-tion.Cyclin D1and p1 6are key factors that have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regulating cell cy-cle,respectively.In general,itwas considered thatthe over- expression of oncogene cyclin D1or/andinactivation of anti- oncogene p1 6contribute to the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cells.As has been re-viewed,the aberrant expression of cyclin D1or/andp1 6wa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 相似文献
230.
为进一步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了解肺癌患者内在因素的变化,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3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的睾酮(STL)、雌二醇(SEL)和孕酮(SPL)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TL无明显变化,男性患者SEL、SPL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其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女性,女性SEL轻度升高。提示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性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男性患者可能与性激素紊乱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