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57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交通事故责任者的偿还能力属于民事赔偿能力,用刑罚来代替民事赔偿责任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相矛盾,无法准确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对于交通事故的处理没有任何意义,也严重影响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办理.应当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造成一定数额财产损失的责任者的刑事责任.对于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费用或财产损失无赔偿能力的,应当寻求其他途径补偿交通事故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2.
设G=(V,E)为一个n阶无向简单图,N(v)={u∈V|uv∈E},k为一个整数(1≤k≤n).若函数fV→{-1,1}满足条件:V中至少有k个顶点v,使得f(N(v))≤1成立,则称f为图G的一个负k-子确定函数.称βkD(G)=max{f(V)|f为图G的负k-子确定函数}为图G的负k-子确定数.文中主要给出了图...  相似文献   
143.
针对现有电能质量检测装置只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在分析牵引供电系统多达16路电量信号时,不能对各电量信号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的不足,以LabVIEW为平台开发了一套适合牵引供电系统特点的电能质量检测与分析程序。该系统实现了多路同步信号采集;利用三点法实现对牵引供电系统频率的测量、对称分量法精确计算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含量、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实现s级谐波和间谐波检测;同时完成5类稳态电能参数的实时计算、存储、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模块,并具备对暂态电能质量事件捕获、分析等初步功能,满足了铁路牵引供电不同供电方式下实时同步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4.
渗流及卸荷都能产生负孔隙水压力,而负孔隙水压力则与毛细水压力直接相关。通过分析毛细水上升高度、表面张力与渗透系数、黏滞系数、孔隙率等参数的关联性,得出了毛细张力的理论确定方法以及和负孔隙水压力的关系;同时就较难确定且较为抽象的成桩钻孔卸荷时效稳定问题,从极限平衡稳定系数概念人手,定量地分析了黏聚力和毛细张力对时效稳定的贡献,以期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历史街区非机动车交通所占出行比例较大,但由于街区空间尺度和路网格局 的限制,人、机、非混行严重,非机动车出行环境较差.通过对郑州书院街、开封鼓楼、洛阳 东西南隅3 个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研究了历史街区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的影 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以郑州书院街和开封鼓楼2 个历史街区的观测数据建立了非机动车 流量的负二项评估模型,引入骑行速度容忍阈值,得到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评 估模型,最后以洛阳东西南隅历史街区的观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是可 行的,可以为更准确的评估历史街区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优化历史街区道路横断面,改 善街区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实现街区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曹玥  甄曦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277-278,23
桩基础在使用阶段由于受到负摩阻力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对基础危害较大,因此要在设计及施工中考虑可能出现的负摩阻力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出现负摩阻力。系统分析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7.
该文结合某大桥的桥面分析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针对强配筋法进行研究。模拟组合梁负弯矩区试验测试在分级加载情况下,混凝土桥面板、钢梁腹板、钢梁上下翼缘等主要控制点的应力与变形,研究混凝土板、钢梁腹板、钢梁上下翼缘的应力分布与大小,确定在不同设计方法作用下,支点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和钢梁的内力分配,桥面板应力分布,从而为桥梁设计提供可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彭元诚  刘玉擎 《世界桥梁》2012,(1):28-31,36
大宁河特大桥桥面系采用16×27m钢-混组合连续梁,由工字钢梁、预制混凝土板、现浇剪力连接键湿接缝和现浇整体化层组成。为研究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受力特性,进行焊钉和开孔板2种剪力键类型的1∶2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孔板连接件能参与结构受力因而具有较高的整体刚度、较大的初裂荷载;焊钉连接件延性较好;2种连接件均有效且试验梁具有相近的极限荷载。综合比选,该桥桥面系采用焊钉连接件方案。  相似文献   
149.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0.
负摩擦桩中性点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负摩擦桩中性点就是作用在桩上的正摩擦力和负摩擦力的分界点,即桩土相对位移为零的分界点,是桩中轴力、应力和应变最大的截面位置,也是确定桩基负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文中介绍了几种特别是有限单元法确定负摩擦桩中性点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