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98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近端神经低频重复电刺激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递减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常规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方法,分别刺激近端腋神经和副神经,前瞻性研究了87例ALS患者低频RNS复合肌肉三角肌和斜方肌动作电位波幅递减特点,以及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将其中RNS波幅递减阳性患者与同期3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低频RNS波幅递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ALS组三角肌和斜方肌RNS波幅递减阳性率分别为43.7%和49.4%,斜方肌阳性率高于三角肌。2ALS组三角肌和斜方肌RNS波幅递减与性别、起病年龄、病程、ALSFRS-r评分和疾病进展率无关。3ALS组三角肌和斜方肌RNS波幅递减与症状波动之间明显相关,症状波动者RNS波幅递减明显。4重症肌无力组三角肌和斜方肌RNS波幅递减幅度明显高于ALS组。结论 ALS患者近端肌肉RNS波幅递减现象并不少见,不能作为排除ALS的标准。斜方肌RNS波幅递减阳性率高于三角肌。重症肌无力患者RNS波幅递减幅度明显高于ALS患者,临床上对ALS患者伴无力症状波动且RNS波幅递减阳性者,应慎重诊断。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压延工艺制备了含有片状Fe-Si-Al-Cr合金磁粉的电磁噪声抑制片,采用微带线法表征了样品的传导噪声抑制特性,并研究了磁粉填充浓度和样品厚度对噪声抑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传导噪声抑制特性随着磁粉填充浓度或样品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填充浓度为85%(质量分数)厚度为1mm的样品在1.86~6 GHz范围内功率损耗比高达90%以上,显示出优异的噪声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31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有14例于病后3周行肌电图检查。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1.01%,主要表现为末端潜伏时(ML)延长,占61.22%,其次为MCV轻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对早期GBS的诊断价值有限.但EMG鼻常出现越早,则预后越差。31例电生理特点分型:髓鞘型GBS27例(87.09%),轴索型GBS2例(6.4%),另有2例(6.4%)髓鞘及轴索损害均较重,预后差,故认为可能是两者同时损害的混合型。  相似文献   
104.
铁路客车空调负荷的非稳态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应系数法以非稳态传热的方式计算铁路客车空调负荷,在对列车通过围护结构传入车内的热量、通过玻璃窗进入车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室外新风带入室内的热量和照明散热量分别进行计算之后,建立了状态空间模型。进而应用状态空间法求取了车壁的反应系数,通过热平衡分析得到了得热量与空调负荷的传递函数系数值,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进行了验证,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研究表明,非稳态传热的计算方法能更好的反映铁路客车空调负荷形成的基本机理,有助于空调系统的精确设计、系统实时控制、能耗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值得地铁车辆、城市轻轨车辆借鉴。  相似文献   
105.
Lumbardischerniationisthemostcommoncauseoftheachingwaistsandlegs.Anaccuratediagnosisisnecessarytorighttreatment.Beforeoperation,electrophysiologicalexaminationisthebestsupplementarytoimageology.Itcanhelpustodiagnosetheradiculopathycausedbytheoccupativediseasesorthenon--occupativediseases.andtoevaluatetheprognosis.Magneticstimulation,asanon-invasiveelectrophysiologictechniquehasbeenusedintheclinicaldiagnosisoflumbardischerniationtl~4).Yetuptonow,therehasbeennounanimousviewpointuponthelocationo…  相似文献   
106.
The present study presents a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imal model for evaluation of an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or we designed. The evaluation was confirmed by ethologic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histologic study. Twent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used. The left sciatic nerve was crushed with a micro-vessel clamp in all rabbits, and the stimulators were implanted in ten rabbits. The other ten rabbits were in a control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implantation group, 3 and 6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histology showed the typical pathologic atrophy by hematoxylin-eosin (HE), th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 was found significantly slowed and the axon of crushed nerve at distal portion exhibited breakdow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or was effective and was suitable for implant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相似文献   
107.
针对一种碱性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对K 等离子的渗透作用.实验表明,该碱性膜工作时是依靠K 的迁移来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是一种应用于碱性环境的阳离子交换膜,且该碱性膜具有微孔结构,对离子半径小于膜孔径的离子有渗透现象.该碱性膜适用于碱性电解水制氢/氧技术,且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经脉线上初级传入神经参与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的成分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在 6 7只大鼠胸 9~ 1 2 (T9~1 2 )脊神经背侧皮支上分离细束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 1 47个A类初级传入纤维 (包括Aβ 和Aδ 两类 )的放电及其相关特性 ,电刺激相邻节段神经干后传入放电的改变。结果  1 3个Aβ 类单位的平均传导速度为 (3 3 84± 1 46 )m/s;全部为快适应单位 ,平均电刺激阈值 0 2 7mA ,5 4 6 % (7/1 3 )的单位有低频自发放电 ,每 3 0s平均放电数为 1 3 1±0 2 0 ,跨节段电刺激后 ,放电无明显改变。 1 3 4个Aδ 类单位的平均传导速度 (1 3 5 1± 0 78)m/s,其中快适应单位 5 5个 ,慢适应单位 79个 ;平均电刺激阈值 0 2 2mA ,跨节段电刺激后 ,两种适应单位中被兴奋单位所占比例差异显著 ,P <0 0 0 5。 41 1 % (5 5 /1 3 4 )的Aδ 单位有散在而不规律的自发放电 ,每 3 0s平均放电数 0 73± 0 1 4。跨节段电刺激后 5 6 0 % (75 /1 3 4 )的单位放电迅速增加 ,在电刺激后 3 0s内达高峰 ,0~ 3 0s、3 0~ 6 0s、6 0~ 90s的平均放电数分别为 2 5 4±0 85、1 87± 0 5 2、1 49± 0 41 ,显著高于跨节段电刺激前 (P <0 0 0 1或 0 0 5 )。结论 A类初级传入纤维参与了外周末梢之间的跨节?  相似文献   
109.
Withthedevelopmentofmedicine ,spinalcordinjury (SCI)havebeenthemostdangerousfactorforthehealth .ButnervegrowthfactormaybethehopeoftreatmentforSCI .Weobservedthechangesofen dothelin(ET)serumlevelaftertheinjuryofspinalcord ,theresultswerereportedheretoinvesti…  相似文献   
110.
神经节苷脂M_1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神经节苷脂M1 (GM1 )及NGF和GM1 混合液对桥接面神经的硅胶管腔中面神经管状化移植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40只 ,4只作正常对照 ,其余 3 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 ,将其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与腮腺前缘相同平面造成 8mm长缺损 ,用 1 5mm的硅胶管进行桥接 ,然后作以下处理 :A组 ,左侧硅胶管内加入NGF ,右侧加入生理盐水 ;B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NGF ;C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GM1 。于术后 2 0周进行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左右侧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显著性 ;B、C两组左右侧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两组左侧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直径、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均高于对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A组以上指标均无差异。光镜及电镜观察试验各组均有较明显的神经再生。结论 ①NGF能够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但这种能力有限 ;②GM1 能够介导NGF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