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9篇
  免费   464篇
公路运输   2870篇
综合类   5230篇
水路运输   251篇
铁路运输   425篇
综合运输   56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81.
对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分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交通事故的定义,事故种类和交通事故管理系统,并分析了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统计分布.然后,对最近应用的几种主要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析方法及结论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方差分析,线性回归,非参数回归,决策树法,hazard duration method,模糊逻辑.主要的结论包括;大量的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布形状是向左偏斜的钟型分布.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标准化是事故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不完整的数据有局限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事故持续时间模型,及建立交通事故数据库标准.  相似文献   
982.
多方式协调发展的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中国运输通道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现状规划与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当前运输通道在规划建设理念、对象、功能、衔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立足于运输通道经济与运输特性,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方式协调发展的运输通道布局规划的理论体系、规划研究内容及实现方法。分析表明,将区位理论、功能分析、方式优势分析等环节纳入通道布局研究,可包容当前各方式规划的有效环节,并可弥补不足,增强运输通道线位确定、功能规划、衔接规划、技术评价方法的协调性,将多种运输方式在规划布局阶段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983.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以两车车速差、跟随车的车速、行车间距为输入量,两车的追尾概率为输出量,建立了高速公路汽车追尾的ANFIS(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概率模型,计算出在不同车速差和行车间距时的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概率.该概率模型为高速公路汽车追尾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模型进行实时校正后用于追尾预测,对避免高速公路汽车追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4.
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与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交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特大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特大城市中心区应重点发展地下铁道.在运量达不到地下铁道标准时应发展轻轨交通,而在近郊、卫星城镇和城市带内应尽快发展城市市郊快速铁道.  相似文献   
985.
公路交通网特定资源运输能力评估的建模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公路资源运输抽象为一个公路运输网络,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资源运输车于网络上分配,运用标记法求解公路运输网络的最大流,从而实现对现有公路网资源运输承载能力的评估.最后,基于2个坑口电厂建设项目论证了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6.
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道路运输业的现状、公路建设行业的特性并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在路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运输的因素和为运修路、树立路为运输服务的观念,可更好地发挥运输在道路与经济之间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87.
“5.12”汶川地震灾区的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在山地发生的烈度最高、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为研究地震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规律,调查并分析了北川县和安县在地震前后的交通事故变化情况。发现灾区的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伤亡人数较震前大幅增加,事故致死率提高,事故的交通方式分布、24 h分布、形态分布以及成因等特征均有明显改变。分析认为这与地震造成的道路损坏、次生山地灾害,以及灾后出现的道路非交通占用、交通量激增、交通流的时空分布与构成变化、交通管理执法力度减弱和人们的心理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88.
为进一步协调好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快速公交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以及网络布局至关重要.以武汉为例,从公共交通客流需求、城市空间布局与道路交通条件等方面展开研究,借鉴国内外快速公交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确定武汉应选择“BRT与轨道交通互补、高效衔接”、共同作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线网密度匡算法和客流需求量匡算法提出了武汉快速公交发展合理规模,在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跨区骨干、镇内联通及远城过渡三种线网层次的网络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989.
信号配时优化是提高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以中小城市交叉口为例,通过对现状交通量、交通信号配时的分析,以及时在低交通量条件下的信号优化配时方法的讨论,并利用Vissim软件进行交通仿真,结果表明,非比例调整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0.
小城镇交通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概括了交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