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95篇
  免费   1041篇
公路运输   5458篇
综合类   5554篇
水路运输   5713篇
铁路运输   5084篇
综合运输   52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746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038篇
  2012年   1896篇
  2011年   1950篇
  2010年   1365篇
  2009年   1374篇
  2008年   1296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670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With the rapid motor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n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high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Reliabl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are becoming necessary. A review of experienc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in North America can be helpful for highway administrations and agencie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Highway agencies in North America have over time developed “standard”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based on guidelines from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FHWA),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AASHTO),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 The common practices are adop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ystem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The common practices can produce equivalent and comparable traffic summary statistics, which are able to support sensible decision-makings of all aspect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The experiences of highway agencies, current practices, and related guidelines in North America are therefore presented at first. The principles for guiding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raffic data programs are then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ctive research for traffic monitoring practices and standards are also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viewed experiences,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will be helpful for China to establish effective and common-practice based “standard” traffic monitor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872.
高速公路雾区监控系统功能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速公路雾区的交通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每年由雾引发的交通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提高高速公路在雾天低能见度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水平,保证运输的畅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针对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分析驾驶员的服务需求,对雾区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73.
城乡一体化的公交服务体系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规划的理论框架,并以汕头市为应用实例,提出了规划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874.
自动变速器齿轮系统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它和控制阀体、液力变矩器被列为自动变速器的三大主要部件与认知难点。为了搞清它的结构和动力传递,结合典型结构简图,分析自动变速器3种类型齿轮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动力路线,提出相应齿轮系统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75.
以信息系统来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KT)的解决方案,方案综合考虑了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76.
为解决智能监控场景中场景事件的检测与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场景事件实时识别方法.将场景事件分解为一系列的子事件,构成多层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模型中每一状态对应一种事件.采用Particle F ilter粒子滤波方法对模型中各节点状态的后验概率进行实时估计,以对场景事件进行实时识别.采样不同的粒子数目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877.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办公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流动与共享、实现科学决策的信息系统.公文管理作为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部门,文中在分析公文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以Petri网为描述手段,建立了企业办公自动化环境下收发文过程的Petri网模型,并利用矩阵方程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878.
管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组织.组织是复杂的人机系统.组织的外部信息输入是设置组织的基准输入和全局目标的依据.现实组织的外部信息输入通常处于"贫"信息状况.本文提出基于相似关联分析的"贫"信息建模方法,同时据此构建一种SCGMsmv(1,1)模型.示例表明该模型精度高、计算量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困难是不同时期各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融资的对比分析,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和相应策略.作者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融资渠道与融资风险、金融机构和社会服务体系等的综合作用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思路就在于政府、市场和中介组织的共同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80.
建立了考虑左右空气弹簧垂向耦合模型的车辆系统数学模型,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到空气弹簧的力学方程,分析了车辆通过曲线时车辆与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高度阀的动作,车辆在驶出曲线后各空气弹簧的压力不一致,导致车体不能回到静平衡位置;车辆以正常速度通过曲线时,车辆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在车辆多次通过同一种曲线的较恶劣工况时,空气弹簧内气压变化范围是一定的;增加抗侧滚刚度能明显抑制车体侧滚,从而减小空气弹簧内气压的变化量;增大空气弹簧横向跨距,并选择合适的刚度和阻尼,能使车辆驶出曲线后各空气弹簧压力接近静平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