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9篇
  免费   2314篇
公路运输   3373篇
综合类   5517篇
水路运输   255篇
铁路运输   480篇
综合运输   568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路段发生交通瓶颈时上游路段可能出现的溢流现象,在分析不同相序设置下进入交通瓶颈路段车流构成的基础上,应用车流波动理论,从进入交通瓶颈路段的车流与交通瓶颈通行能力间关系出发,分别就不同相序相同车流量以及相同相序不同车流量时交通瓶颈上游车流的集散波进行分析对比,将周期内不同的相序设置及车流量对交通瓶颈上游溢流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各种情况,得到通过改变相序避免溢流情况发生需要满足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相序的变化对避免溢流现象发生的影响不大,而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通过改变相序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溢流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大型立交交通噪声污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大型立交的交通噪声污染特性分析不够系统和深入的问题,从占地面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匝道转弯半径、车辆行驶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大型立交的特性,从车流密度、速度、车型和行驶工况、路面材料、纵坡、距离、障碍物等方面分析了大型立交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型立交交通噪声具有立交位置和规模不同交通噪声影响不同、单车噪声相对较小、需要考虑加速和减速噪声、噪声声源复杂等特性。  相似文献   
93.
人本位的慢行交通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一部分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分析慢行交通在规划、设计及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人本位的理念、合理配置道路资源、改善道路辨识条件、完善过街设施的时空布局,以及提高慢行环境的安全舒适度等具体的措施,用以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94.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若干预制节段拼装技术在城市中应用的国际项目为引言,详细介绍该工艺在城市桥梁中应用的主要特点,以印度德里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以及上海中环线军工路高架工程实践为载体,介绍该工艺在城市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介绍未来预制节段拼装技术可能发展和开拓的新方法及新领域。  相似文献   
95.
通过真实道路环境下眼动试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视觉特性参数,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遴选出与交通流水平关联度较大的3个视觉特性参数,即注视点分布、视角区域分布及平均注视时间,建立路段交通量与驾驶员视觉特性参数的变化关系,并根据驾驶员视觉特性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考虑驾驶员视觉特性参数的路段通行能力修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交通量未饱和时,驾驶员视觉特性参数变化比较平稳,而当交通量趋于饱和时,视觉特性参数变化剧烈;修正后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员昼夜动态空间距离判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昼夜动态环境中驾驶员对空间距离判识的规律,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随机选取32名驾驶员分别在昼、夜环境中不同深度距离和速度下,判识红、绿色障碍物的空间距离,统计并检验驾驶员对红、绿色障碍物判识距离的差异,获得判识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拟合距离判识结果,分析距离判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拟合距离判识变化规律,精度优于现有模型;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判识结果均随速度增加而减小,随深度距离增加而增大;夜间判识距离大于白天,驾驶员对相对距离判识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97.
关于高架快速路车道宽度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架快速路在设计速度、车辆组成和服务功能等方面都与高速公路和一般的城市道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车道宽度的设置也应有别于其他的道路。通过分析在上海高架路上采集的大量实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得到了不同车道宽度对应的通行能力值。在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和不降低通行能力的前提下,推荐出高架快速路的最小车道宽度值,以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8.
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路径的交通分配算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些算法中,梯度投影算法(GP)由于其极高的计算效率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但是研究同样表明GP算法在求高精度分配解时遇到了收敛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GP算法的理论基础及算法步骤,然后分析了算法产生收敛问题的关键原因,针对其高精度解不能很好收敛的问题,采用二分法改进了其中关键的步长确定策略,提出了改进的GP算法(IGP,Improved GP),并通过计算实例比较了GP和IGP的表现,分析了IGP的优势。并用计算实例证明IGP在求解高精度分配解和整体收敛速度两方面都优于GP。  相似文献   
99.
以城市道路短期交通特征为基础,提出在使用季节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SARIMA)模型进行预测时还应该考虑交通流日周期性特征,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预测研究不仅考虑了模型的样本内预测而且考虑了样本外预测,并通过两个预测误差统计量,即预测误差绝对值均值和预测误差百分比绝对值均值,来对模型预测表现进行衡量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只考虑城市道路短期交通流数据中周周期性的SARIMA模型预测能力比只考虑日周期性特征的SARIMA模型好,但是却比既考虑交通流数据中周周期性又考虑数据中的日周期性的SARIMA模型表现差。  相似文献   
100.
多用户多准则城市交通网络非稳定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反映现实中交通出行者实施出行与否的决策过程,通过对实际城市交通网络状态的分析,引入了非稳定均衡网络状态的概念。同时通过对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的深入分析,引入了多用户多准则非稳定均衡网络状态的非线性互补问题模型和变分不等式模型,并利用超级网络的概念证明了两者的等价性。新模型能够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决策、目的地选择决策、出行方式选择决策以及出行与否决策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从而可完整的反映城市交通流的形成模式。给出了求解多用户非稳定均衡态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的修正投影算法,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论部分给出了多个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