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2篇
  免费   502篇
公路运输   1806篇
综合类   1114篇
水路运输   1803篇
铁路运输   938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均开始制定重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在对重型车燃油经济性的测量方面,模拟计算法由于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成本低的优点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标准中都得到了应用。本文在分析模拟计算法测量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原理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日本、中国和美国标准中模拟计算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国在模拟计算法关键环节上策略的异同。  相似文献   
72.
以一桥梁施工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悬臂施工中使用的菱形挂篮进行仿真分析.提出3种简化模式计算底模纵梁的承重分配,对比发现将底模纵梁承受的外荷载简化为集中荷载,并分配至挂篮下前后横梁的方法是最优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挂篮底模纵梁承重分配系数进行优化,从而简化了繁琐的挂篮底模纵梁受力分析计算,保证了挂篮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73.
对轨道交通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进行隔热性能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的对比,对隔热壁内部空气层的隔热性能进行分析。结论为:在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K值计算中,当空气层厚度大于一定厚度时,流体自然对流对隔热壁的隔热性能影响较大。利用多项式密度(Polynomial Denisity)和Boussinesq模型两种算法,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4.
魏瑶  夏琼  王旭 《铁道建筑》2020,(5):67-71
介绍铁路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过程,分析承载板与土体接触压力、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动态变形模量的有效测试深度.结果表明:在承载板中心一定范围内,接触压力模拟结果较理论计算值大;土体的动弹性模量对接触压力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只发生弹性变形;动态变形模量与土体动弹性模量呈线性关系,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模拟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土体的泊松比对动态变形模量影响较小;动态变形模量有效测试深度建议取0.5~0.6 m.  相似文献   
75.
杨勇 《船舶工程》2019,41(S1):69-70
本文介绍了ISO 9943-2009国际标准和GBT 20846-2007中国国家标准中对船用厨房和具有烹调设备的配餐室的通风计算及空气处理中提出的送风量的计算方法,提出另一种更易于大家理解和接受的简易计算方法和空气处理过程,供工程技术及设计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6.
张新福  吴立洋  郭奎 《船舶工程》2020,42(11):54-57
针对两船并靠工况复杂,各种运动相互间存在耦合的情况,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波浪的辐射/衍射理论,应用多体水动力学软件,建立了船体、护舷和缆绳的模型,开展了两船在风、浪、流作用下的运动响应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可作为并靠方案设计和优化的参考依据,也可为两船并靠状态下的护舷力学性能计算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7.
传统的计算埋设犁土壤挖掘阻力的方法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经验公式依赖丰富的试验数据,且只能适应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埋设犁。由于埋设犁的形状和尺寸各不相同,基于经验公式计算土壤挖掘阻力的方法准确性不高。根据土力学基本原理,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公式推导,得到用于计算不同形状尺寸埋设犁挖掘阻力的理论方法,解决依赖经验公式计算土壤挖掘阻力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8.
79.
梁庆华 《隧道建设》2017,37(Z1):32-38
以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研究新建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上覆公路隧道和下穿铁路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下穿隧道拱顶沉降量较小,水平收敛值较大,下穿隧道立交段拱腰和边墙是需要重点支护的对象;上覆隧道在立交段下沉值变大,变化幅度为仰拱边墙拱腰拱顶,隧道中部和下部水平收敛值变化较大;受下穿隧道开挖影响,立交隧道上覆地层受力产生不均匀变化,造成扭矩存在,地面水平位移整体呈现"8"字形,立交隧道的建设对地层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扰动。  相似文献   
80.
邓锷  杨伟超  雷明锋  尹荣申 《隧道建设》2017,37(11):1430-1435
为更有效地进行薄基岩顶板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顶板厚度下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围岩振速分布特征及其对围岩的损伤情况,并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当顶板厚度在5 m及以上时,围岩是稳定的;2)当顶板厚度为3 m时,最危险横断面上基岩顶板内开始产生严重的拉伸裂缝及一些径向裂缝,将形成超挖;3)当顶板厚度≤2 m时,径向裂缝贯穿顶板岩体,围岩稳定性较差,在掌子面后1 m内可能发生塌落、掉块等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