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2篇
  免费   1093篇
公路运输   5405篇
综合类   4248篇
水路运输   4100篇
铁路运输   2492篇
综合运输   50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1221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418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996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1329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通过轴载称重调查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结合实测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对轴载谱分析方法及等代轴载的计算分析进行探讨,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52.
分别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于高家坪高边坡开挖后防护前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综合两种方法的结果提出高边坡的防护方案;并且对防护后的高边坡,再次用两种方法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强度折减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得到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953.
黄海 《交通标准化》2011,(13):126-128
采用梁格模型对曲线箱粱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支座设计、横梁设计、参数计算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可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54.
拱圈线形测量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采用全站仪测量拱圈线形的传统方法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当拱桥两侧遮挡物较多时采用传统的方法效率较低,而采用全站仪测量拱圈线形的新方法来解决遮挡物较多的问题,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5.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过程中,按传统方法施工时,测量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往往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结合工程实践并经过反复探索,对张拉的初始控制应力进行调整后,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将能满足规范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956.
结合工程实桥的裂缝观测、有限元分析结果,系统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裂缝型式与成因、修复与加固措施,提出了防裂设计建议。首先,对连续箱梁桥典型裂缝分布现状进行了分类归纳,系统分析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引起箱梁开裂的主要因素如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竖向预应力大小、温度梯度模式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表明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对箱梁腹板斜裂缝的开展起着主要的作用。从预应力筋布置、温度梯度模式的选取、非预应力筋的设置等几方面提出了防裂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57.
孙淑勤 《交通标准化》2011,(16):125-129
针对我国公路运输量调查的历史沿革、调查工作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8.
周士杰 《交通标准化》2011,(16):128-130
针对粉细砂的工程特性,选用灌水碾压法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得出了碾压参数。对国内缺水地区粉细砂填筑路基工程的压实难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9.
以狮子洋盾构隧道为例,探讨了在长距离水下盾构隧道施工中,采取从两端相向施工,地中对接方案时施工测量方法的优化.从施工测量项目统筹规划、贯通精度要求设置、地面控制测量方法、联系测量方法、地下测量方法和盾构导向测量方法等方面给出了优化方案,隧道的顺利贯通表明采用该测量方案可以满足长距离盾构隧道最终贯通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0.
根据铁路缓和曲线的特点,介绍了利用缓和曲线边界条件确定其代数方程式的一种通用方法:首先给出缓和曲线要满足的边界条件,根据边界条件列出曲率待定方程;然后利用曲率边界条件确定出缓和曲线曲率方程;最后通过对曲率方程进行二次积分就可得到缓和曲线的方程。采用这种方法分别对各种类型的缓和曲线举出实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正确、简单,是一种适用于推导缓和曲线方程的通用方法,可为铁路缓和曲线线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