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37篇
综合类   191篇
水路运输   201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任万龙  袁建  张浩  刘英和 《船舶工程》2016,38(S1):148-151
螺旋桨的螺距、纵倾、侧斜、剖面参数等众多几何参数综合决定着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在进行螺旋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这些参数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本文以粒子群算法为工具,基于面元法理论,以侧斜为优化变量,推力系数为限制条件,敞水效率为优化目标,对螺旋桨进行优化设计。侧斜用贝塞尔曲线拟合方式进行表达,给定一定的变化范围,符合优化过程中的实际变化。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螺旋桨敞水效率提高,同时改善了桨叶表面的压力分布,有利于延迟空泡的产生;优化桨在0-1的进速中敞水效率均比原桨提高。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2008年春节前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介绍了针对北方地区高速公路多年来积累的除雪抢通经验与措施。  相似文献   
83.
针对保障行人过街道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信号控制问题,考虑行人的过街需求,分右转车与两进口行人完全分离、特定时间段右转控制两种条件,建立信号控制延误和行人干扰延误的分析模型,进而提出相应的右转车辆控制条件。以一四相位十字形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与左转相位相同和进口人行道绿灯相位禁行两种控制方式进行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右转车流量一定时,右转车不受控制时延误与行人流量成正比,当行人流量达到1 000人/h、右转车流量达到400 veh/h时,右转车延误超过C级服务水平延误值的上限;实施控制后,右转车延误随流量的增加而递增,与行人流量无关,且第2种控制方式下的延误更小。  相似文献   
84.
基于作业成本法在路政管理系统成本测算中的研究,并结合江苏省路政管理作业模式的改进,重点对作业成本法在路政管理成本测算和控制中的应用流程进行分析,研究成果使路政管理部门能够更为准确地控制和把握路政管理各项作业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从而有利于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5.
讨论了封闭式CAI的弊端,提出建立一种面向对象的开放式CAI系统的原理,论述了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建立这种开放式的超媒体CAI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文中阐述的动态组织媒体数据的思想和用WindowsAPI系统和建模系统MBS连接起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行政体制改革思想的论述 ,阐明了只有运用科学思维 ,才能使理论走向科学的现代化 ,唯现代化理念才可实践出现代化成果。这正是邓小平理论立于 2 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87.
以广州珠江堤防工程沉井试验段的施工情况为主,着重介绍在市区特定的河段,采用小规模沉井方案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8.
构建公路路政执法和谐机制,是建设和谐公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公路路政执法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构建公路路政执法和谐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9.
张金夫  郝小苏  宋林 《隧道建设》2016,36(8):982-987
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沿厦门岛内繁忙干道兴湖路布设,结构形式多样,安全风险较高。对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中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深大明挖基坑、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埋深小、跨度大、地质软弱、保持地面交通,控制沉降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所在。从三导洞工况理论分析看,设计支护和开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还应结合实际优化具体支护参数,注重受力体系转换环节,加强监控量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2)深大明挖基坑,关键是要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受控,结构安全,基坑防水有效,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尤其要注重复合地层组合式围护体系的整体稳定。3)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中要采取防既有地铁轨道上浮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地铁轨道监控量测,制定好轨道调整预案,保证地铁轨道线型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0.
洪塘大桥位于福州西郊,跨越乌龙江,需原桥位拓宽改建,新建主桥采用自锚式悬索桥。基于施工期间保通车的民生要求,提出了三阶段横向拼接施工的设计方案,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在改建工程中实现保通车目标的自锚式悬索桥。首次提出了主缆平弯锚固方案,改善了主缆锚固区的管养条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桥梁运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施工和施工控制,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