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324篇
综合类   348篇
水路运输   456篇
铁路运输   249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删除“Homepage”病毒邮件为例,介绍了利用Outlook规则删除有固定模式的邮件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简述了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介绍了该系统的简单设计方法,并采用16位单片机实现了电流型逆变器驱动的感应电动机的转差频率式失量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稳定性好等特点,但还存在电动机转子电参数难以检测精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从交流传劝电力机车运行特性要求出发,对异步牵引电机的特性控制方案进行了探讨和优化设计,并建立了1000kW地面试验的闭环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控制电机的输出特性,使它满足机车运行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4.
论述了一种电压型脉宽调制逆变器驱动的异步电动机系统的数字仿真分析方法。对逆变器和异步电动机建立了仿真模型,同时研究了这两个仿真模型的接口,提出了系统仿真运行的方法。运行结果与实验相符,证明了仿真分析程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种方法可用于任何晶闸管逆变器驱动的异步电动机系统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大化 《铁道学报》2004,26(5):14-19
根据声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采用3种指向特性的系列点声源,模拟铁路噪声线声源的误差问题,论证了点源模拟误差和长度模拟误差与各种影响参数的定量关系,给出声源模拟法预测铁路列车运行噪声中确定系列点声源的点源间距和总长的方法,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铁路噪声预测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96.
对有轴箱自由间隙的反对称机车进行了空间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仿真 ,指出轴箱自由间隙使得稳定机车有一定幅度的蛇行运动 ,也使得接近失稳的机车运行品质大幅下降 ,而且机车的静力反对称布置也是其横向振动的激励源  相似文献   
997.
一种中型乘用汽车表面噪声的声强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志勇  韩军  毕凤荣 《汽车工程》2003,25(4):392-394
依据声强测量的原理,研究了声强测量系统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问题。对某中型乘用汽车的车外辐射噪声进行了声强测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主要噪声进行了识别和研究,为降低该型汽车的表面辐射噪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动态声全息方法识别轿车的行驶噪声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声全息方法对运动轿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辐射噪声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试验轿车在不同车速、不同频率下的车外表面声场分布,准确识别出了相应工况下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999.
声强法识别大型客车主要噪声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大客车的噪声识别和分析,在大型客车噪声控制中,用声强法声场分析和噪声谱分析法识别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000.
轿车车内噪声源识别的道路试验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某国产国力样车的车内噪声控制问题为例,阐述通过道路试验进行噪声源识别的方法,对实验方法确定、测试信号选择以及数据处理的程度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结果,该车车内噪声主要由于发动机的二阶振动引起,而且在传递途径上存在很强的共振,车身顶棚和前围板是主要的噪声辐射源,对该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和车身顶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减振降噪措施,取得了最大降噪8dB(A)的良好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