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200篇
综合类   291篇
水路运输   254篇
铁路运输   135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将安全水平法应用于SOLAS第III章救生艇结构强度衡准的制定。主要采用综合安全评估对救生艇结构强度相关的功能性要求进行衡准的初步制定,从而得出需要的安全水平。基于强度衡准理论分析、实艇试验和事故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了现有救生艇结构强度的安全水平,对衡准的合理性提出修改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安全水平法在船舶技术标准制定和安全水平评估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际案例和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22.
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对发展西江航运和流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二线船闸布置方案与原一线船闸布置的相互影响,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二线船闸下引航道两类不同布置方案下的水流条件,通过分别测定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纵、横向及回流流速三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得知: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采用共用布置方案时,在中洪水流量情况下,口门区内横向及回流流速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当采用下引航道口门区分开布置形式时,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多项流速在各级通航流量下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3.
船舶电站自主创新现状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船舶电站自主创新对船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船舶电站发展现状的回顾,指出了自主创新的不足和强化自主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
针对关联项具有N×N个任意未知常时滞的线性连续大系统,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散的无记忆状态反馈二次保性能控制器的存在条件和设计方法.最后用一个示例说明分散无记忆状态反馈二次保性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5.
桥头搭板受力特性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ARC软件,通过研编用户子程序模拟车辆的移动荷载,应用迭代接触算法Contact和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搭板与填土之间接触和脱空的不同受力状态,并基于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两种地基模式,考虑搭板受力和变形的耦合,分析了搭板的受力特性和适应性。当脱空长度在1.08 m范围内时,板底弯拉应力值与完全弹性支承时相等,但随着脱空长度的继续增大而显著增大,完全脱空时板底弯拉应力与简支板相等,板底最大弯拉应力的荷载作用位置在桥台与1/2板长之间。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长度6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3 cm以内的桥头路段;8 m长度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4 cm以内的桥头路段,而10 m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5 cm以内的桥头路段。  相似文献   
26.
基于矩阵实验室平台,将挖泥船输送系统的计算仿真程序进行封装处理,建立挖泥船输送系统计算分析软件系统(DTAS)。该系统首次汇集了多种泥泵管路特性曲线的计算方法,包括泥泵及管路数据文件的存储查询、泥泵管路特性曲线的计算以及多种计算模型的选择、施工现场数据反分析、接力泵船的计算等十几个计算模块,可以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地进行输送计算分析。DTAS系统界面操作简单,为施工及技术人员提供了便捷的计算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Papahānaumokuā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was designated the first mixed conservation site in the United States due to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It is also the world's first cultural seascape, being recognized for its continuing connections to indigenous people. As the westernmost place in the Hawaiian universe, many believe these islands and seas are the pathway that Native Hawaiians travel after death, returning to pō (night; realm of the gods). This intimate kinship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Current management emphasiz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policy, cultural knowledge, traditions, and practices to create successfu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ppropriate for both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management is based on Native Hawaiian values and practices that incorporate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indigenous principles and philosophies, cultural norms, community relationships, and unique epistemologies deeply imbedded in and formed by relationships of people with place. A cornerstone of this effort has been the direct involvement of cultural practitioners in policy,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is biocultural approach has led to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monument and serves as a model for conservation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28.
文章分析了我国典型航线典型船舶排放特征,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为基础,收集整理所选研究船舶排放参数,结合船舶实际航行资料,采用动力法估算了秦皇岛港—广州港航线某散货船一个航行周期的排放清单,并分析了靠港、停泊、港内机动、巡航4个船舶状态下的排放特征,绘制了2 km×2 km分辨率的空间排放特征图。结果表明,该典型航线上典型散货船舶一个航行周期排放的SOx、NOx、PM10、PM2.5总量分别为18.88吨、30.87吨、1.85吨和1.69吨。排放源分析表明从在船舶的主机、辅机和锅炉3种排放源中,主机是主要排放源。航行状态上巡航工况排放量最大;船舶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析表明,船舶在进出港口区域是污染物排放最密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公路隧道巷道式运营通风横通道周围的流场特性,以贵州凉风坳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流体力学研究软件Fluent建立隧道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在隧道两边等风速条件下,对隧道内人行横通道以及车行横通道附近的流场特点研究,分析了运营通风横通道周围流场分布的具体特点。模拟结果表明:车行横通道与人行横通道两边流场分布基本相同;横通道内风速相对较小,约为隧道内风速的10%;不同风速下,横通道附近的速度分布和总压分布整体走势一致;两边流场相对稳定,不会进行风流和污染物的串流。  相似文献   
30.
针对船舶驾控设备类型多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船舶驾控测试系统的嵌入式车钟系统,对系统硬件组态进行布局,并结合软件,通过改变拨码盘状态,实现硬件和通信两种作业模式。该系统完成人员安全训练和设备开发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