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334篇
综合类   669篇
水路运输   339篇
铁路运输   305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结束阶段,末班车在路网换乘站内能否实现合理地衔接,最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客运服务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营秩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编制的原则。从站间列车运行时间约束、线间列车换乘衔接、末班列车线间衔接目标等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量化方法,建立了网络末班列车衔接优化模型。以北京轨道交通城区1号线、2号线和5号线局部路网为实例,编制了网络末班列车的优化时刻表。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可行,对路网运输计划编制工作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噪声是低信噪比环境下影响基音检测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滤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基音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形态学滤波器滤除噪声,突出基音。然后在小波域利用Teager能量算子区分清、浊音,通过浊音小波系数模的极大值提取基音。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小时该方法也能准确地检测出语音信号的基音,与传统的基音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有较强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23.
新建水曹铁路(AC25kV)与既有卑水线(DC1650V)在木厂口站接轨,本文以"如何实现2种制式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转换"为目的,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在木厂口车站设计"交直流转换场"牵引供电系统技术方案及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4.
以广州地铁4号线和首都机场线引进的、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轨道结构(直线电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轨道工程施工实际,分析日本直线电机牵引和加拿大庞巴迪直线电机牵引城轨整体道床(尤其是道岔)铺设施工的技术特点,着重阐述首都机场线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5.
李力  屈梁生 《汽车工程》2003,25(5):510-513
推导和证明了Haar小波连续小波变换时间和尺度的周期性,指出这种周期性可以提取出信号中的周期成分,并且使谐波和冲击信号在时间-尺度域中有不同的图形特征。因此根据这些特性可以识别齿轮裂纹产生的冲击和刚度变化,仿真和汽车变速器齿轮故障分析验证了Haar小波变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傅立叶变换在柴油机瞬态转速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计算瞬态转速的方法,原理是通过对曲轴转速波动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在频谱中获取缺齿出现的频率,以此来换算出转速。在YC6112ZLQ柴油机上进行了实机试验,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的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发动机瞬态转速准确而有效。  相似文献   
27.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线性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对现有公交线网进行优化,有效利用现有交通资源,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通过对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主要内容、优化原则、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的分析,兼顾考虑乘客出行时间、公交线网密度和公交企业的利益以及公交线网的布局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目标的函数表达式及相应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公交线网优化的线性模型,并给出了运用逐步筛选法对所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分段线性变参数控制在数字式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分段线性变参数控制在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对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分段线性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在实验室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数字式自动找平控制系统试验台,设计了3套试验方案,即普通电磁阀方案、高速开关阀方案和分段线性控制方案;对这3种控制方案进行了试验比较,得出了在阶跃干扰作用下,3种控制方案的响应速度及产生超调时的超调量。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控制方案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但在系统产生超调时,其超调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9.
To curb emissions, containerized shipping lines face the traditional trade-off between cost and emissions (CO2 and SOx) reduc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this element in the context of liner service design and proposes 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 model based on a multi-commodity pickup and delivery arc-flow formula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profit by selecting the ports to be visited, the sequence of port visit, the cargo flows between ports, as well as the number/operating speeds of vessels on each arc of the selected route. The problem also considers that Emission Control Areas (ECAs) exist in the liner network and accounts for the vessel carrying capacity. In addition to using the MILP solver of CPLEX, we develop in the paper a specific genetic algorithm (GA) based heuristic and show that it gives the possibility to reach an optimal solution when solving large size instances.  相似文献   
30.
Traffic metering offers great potential to reduce congestion and enhance network performance in oversaturated urban street network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ptimization program for dynamic traffic metering in urban street networks based on the Cell Transmission Model (CTM). We have formulated the problem as 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 (MILP) capable of metering traffic at network gates with given signal timing parameter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Due to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ILP model,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and efficient solution approach that solves the problem by converting the MILP to a linear program and several CTM simulation runs. The solution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wo case studi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proposed solution technique finds solutions that have a maximum gap of 1% of the true optimal solution and guarantee the maximum throughput by keeping some vehicles at network gates and only allowing enough vehicles to enter the network to prevent gridlocks. This is confirmed by comparing the case studies with and without traffic metering. The results in an adapted real-world case study network show that traffic metering can increase network throughput by 4.9–38.9% and enhance network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