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600篇
综合类   397篇
水路运输   355篇
铁路运输   460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The assessment of the geometry of railway tracks is an indispensable requirement for safe rail traffic. Defects which represent a risk for the safety of the train have to be identified and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aken. According to current standards, amplitude thresholds are applied to the track geometry parameters measured by recording cars. This geometry-based assessment has proved its value but suffers from the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ometry parameters and the vehicle reactions. Experience shows that some defects leading to critical vehicle reactions are underestimated by this approach. The use of vehicle responses in the track geometry assessment process allows identifying critical defects and improving the maintenance operations. This work presents a vehicle response-based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multi-body simulation. The choice of the relevant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estimation of the simulation uncertainty are outlined. The defects are identified from exceedances of track geometry and vehicle response parameters. They are then classified using clustering methods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vehicle response is analysed. The use of vehicle responses allows the detection of critical defects which are not identified from geometry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72.
金强国 《隧道建设》2018,38(8):1324-1333
为解决郑万高铁大断面隧道建造过程中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超前支护等支护结构安全储备较大、支护不经济的问题,以郑万高铁湖北段大断面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通用设计图A开展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现场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支护参数优化方案。采用现场实测和荷载-结构有限元方法对优化方案进行检算,最终确定优化设计图B,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支护结构整体处于安全状态,优化方案合理可行。该支护优化方案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大断面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能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量。  相似文献   
173.
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微振动爆破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祖远  王海亮 《隧道建设》2015,35(2):174-179
为最大限度减小掏槽区的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的扰动,以青岛地铁3号线太延区间下穿伊美尔整形医院段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的中空孔孔径、掏槽装药炮孔数目、首响孔与中空孔距离、逐孔起爆时差和中空孔布设位置各爆破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断面中下部位布置直径为120~150 mm的中空孔,环形布置4个掏槽眼,首响孔距中空孔200~350 mm,逐孔起爆时差宜在40 ms以上,可使掏槽爆破振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4.
温度梯度的大小受外界环境如气温、辐射、风雨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大同、宁波、广州三个气象观测站近一年的气象、路面温度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引入前一日的太阳辐射数据(Q-1)作为预估模型的参数,提高了前人基于气象参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温度梯度最大值的预估模型的精度;采用路面表层温度这一较容易获取的温度数据(包括路表日最高温度Ts,max与路表日最低温度Ts,min)对标准厚度路面的日最大温度梯度进行预估的模型;引进路面温度梯度日振幅ΔTg这一概念,提出路面日温度梯度最小值与日温度梯度最大值之间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5.
杨恒  谢文清 《路基工程》2015,(2):142-147
以某洞库工程主洞室中层开挖施工为背景,洞室基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其间穿插其它岩脉,如何保证安全和洞库工程的成型质量最为关键。在高直边墙中,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在对中层开挖方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预裂爆破参数和围岩Q值的选取,成功实现了大型洞室高直边墙预裂爆破,大大提高了洞库工程成型质量,并确保了安全。  相似文献   
176.
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OGFC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差异性研究较多,但对相应的成型因素对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针对OGFC-13混合料成型因素对其性能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改性沥青拌制的OGFC混合料而言,最佳的施工温度应尽量控制在160~180℃之间;采用同一级配时,油石比的变化对马歇尔指标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击实75次是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7.
智能交通系统中动态路径诱导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智能交通中动态路径诱导算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首先,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动态诱导系统中需要用到的交通参数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列举几种交通参数模型;然后,对一些经典路网寻优算法进行分析,并引用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动态路径诱导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8.
介绍了NHWH型出口澳大利亚煤漏斗车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结构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79.
张晓军 《铁道车辆》2006,44(1):22-24
介绍了出口巴基斯坦宽轨客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和计算、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0.
K18BK型矿石漏斗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雷  程平 《铁道车辆》2006,44(2):22-25
介绍了K18BK型矿石漏斗车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