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篇
  免费   647篇
公路运输   1021篇
综合类   1294篇
水路运输   683篇
铁路运输   579篇
综合运输   220篇
  2025年   24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停车费和公交票价是平衡交通方式分担的有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在分析私家车和公交车两种交通方式并存的路网中出行者的旅行选择均衡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及停车设施能力约束下等价的网络均衡模型. 然后,给出了不同市场经营机制下多种交通方式的定价模型,其中市场机制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 模型考虑了停车费和公交票价定价策略对出行者交通方式和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出行需求弹性. 最后,给出一算例说明文中所提出模型的应用,并解释了不同市场机制下解的经济含义.  相似文献   
852.
货运车辆行车途中能否有安全便利的休息站,关系到联邦关于司机工作时间规定的执行及高效的车队运营.由于货运车辆的激增,中途停车站能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用于从用户大范围收集停车位短缺的地理信息.为了分析这些停车紧张点的地理分布,采用了点聚合和排名的方法来发现停车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另外,提出一种沿公路方向的单测度的聚合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停车问题不是一个单点问题,而是一个区域性问题.缓解停车紧张,可通过增加区域性停车能力.本文发现能力紧张的区域通常在大都市的郊区,反映出很多长途司机在此停车等待第二天往市区内送货的运作规律.研究结果与来自公路巡警方面的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53.
新经济形态下,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多种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商业供应链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 跨境供应链网络作为典型的时效性和运营环境等都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复杂网络,研究其鲁棒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场景. 首先阐明了跨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认为海外仓的选址优化是控制网络鲁棒性的重要手段;随后基于最小最大后悔值构建了海外仓的鲁棒性选址模型,利用情景松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算例分析结果证明,所构建的海外仓鲁棒性选址模型及算法适用于跨境供应链网络情景.  相似文献   
854.
针对如何布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轨道吊维修区的问题,将传统码头与自动化码头的堆场机械作业模式及维修模式进行对比,并提出适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轨道吊维修区布置的新模式,并将其应用到洋山四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855.
普晓刚  王能  彭伟 《水运工程》2018,(1):147-151
五强溪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碍航问题一直是制约沅水高等级航道畅通的瓶颈。采用定床水流物理模型试验手段,分析河段现状通航水流条件及碍航特性。在桩基透空式隔流堤改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口门区通航条件的桩基导流屏方案,即通过阻挡和疏导水流相结合的方式来削弱口门区的斜向水流。方案实施前后试验成果对比表明,桩基导流屏对改善口门区斜流碍航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6.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是徐圩港区成功开发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防波堤总体布置形态、口门布置方案和结构分段布置等方面的研究,择优弃劣确定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利于港区起步和后续项目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857.
界牌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受用地条件限制,距江边较近且开敞布置,枢纽外江侧水流受到非对称涨落潮牵制作用明显,涨潮引水情形下,引航道口门区横流超标。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导流堤仅使得横流发生位置提前,并没有减小横流强度;船闸侧岸壁外扩能提前调整水流,为引航道口门区提供遮蔽环境,从而消弱横流,但受口门区用地条件的限制;而导流堤头部透空可较好地分散横流,改善流态,满足通航水流条件,其中透空段的长度取决于横流的分散效果,整个导航墙的长度取决于停泊区的纵向水流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858.
船用中压配电装置为船舶中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汇流排作为中压配电装置的核心部分,其设计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阐述了船用中压配电装置主汇流排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船用中压配电装置主汇流排横截面积的计算分析,以及结合实船中压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对主汇流排进行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计算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分析公式,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通过MATLAB的GUI代码编制相应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59.
胡江碧  江川  高小娟 《隧道建设》2020,40(Z1):17-24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区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差异特性以得到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隧道照明亮度需求,以及客观量化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管理标准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依据,基于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理论,从驾驶视认安全、稳定和舒适性的角度,分别在道路运行条件相似的江西宜安Ⅱ级公路和青藏公路高原青藏段(公路-Ⅱ级)设计实车试验进行定量研究。1)运用CART分类方法分析实地驾驶试验数据,发现海拔高度与驾驶员正常行驶的驾驶工作负荷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平原区驾驶员驾驶需求最低、驾驶工作负荷度最小,海拔高度3 200~3 300m驾驶工作负荷度居中,海拔高度4 300~4 400 m驾驶工作负荷度最大。2)通过分析得到高海拔地区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可根据海拔高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系数和驾驶工作负荷度阈限。3)提出高海拔地区隧道照明视认需求相对于平原区的修正系数,海拔高度3 200~3 300 m时为1.2,海拔高度4300~4 400 m时为1.8。4)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公路隧道各个特征段照明亮度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860.
在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区,驾驶任务难度主要来自于车辆与其周边车辆之间的动态交互,目前对这种交互行为的特征和机理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基于从无人机视频中提取的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提取出表征车辆交互行为的指标TTC和GAP,并结合速度、加速度、车道位置等其他指标,对车辆的交互过程加以刻画,从中获得了大量交互行为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9种典型的车辆交互行为模式。通过分析各模式特征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车辆交互行为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异,这表明交互行为不仅与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空距离、速度状态等环境因素有关,还与驾驶人的应对能力、动机及风险意识等认知心理有关;另外,不同的交互模式面临的风险不同,并且该风险既可能是周边车辆行为发生改变而被迫卷入,也可能是驾驶人自身主动寻求的结果;9种不同类型的交互行为模式,构成了驾驶人自行感知的4种风险状态互相转换的具体实现形式;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努力寻找契机并选择某种交互行为模式在各个风险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并非仅由心理压力较大的危险态向压力较小的自由态转换,也会发生反向转换,前者主要由降低事故风险和减少认知努力的动机驱动,后者旨在追求行车效率,但同时驾驶人会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以对抗风险的增加,这充分反映了驾驶人试图在行车效率、事故风险与认知努力三方面取得平衡。研究成果对深化理解驾驶行为及其背后的决策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