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205篇
公路运输   320篇
综合类   877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1252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72.
基于对中美城市交通的观察和思考,阐述不同的城市用地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大众出行方式选择。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城市现状和发展需要,寻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与措施。指出中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应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结构调整和完善。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具有较高机动性和大运量的高铁、地铁和轻轨系统,构筑城际直达以及沿主要交通走廊布线的轨道交通网络层次;二是在此基础上,梳理地面巴士系统,使之定位于满足可达性需求的支线集散网络层次。最后,还探讨了其他一些相关措施,以减少低速、低效出行,做好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的"加法"与"减法"。  相似文献   
73.
桩-土作用在大型旅客站房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大型旅客站房基础与地下出站通道重叠时,由于地下出站通道刚度大、结构超长,且属半露天地下结构,对温度作用变化明显,利用传统的刚性固结模型对站房基础进行设计时较难得到合理的结果或造成巨大的浪费。论述桩-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并对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布弹簧模型对旅客站房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并与刚性固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旅客站房基础设计考虑桩-土作用的合理化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高速公路客运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发展,其拥有安全、快捷、舒适、优质服务等特点,但也面临着客运站建设落后、运力结构不合理、运力与运量不平衡等问题,研究高速公路客运的发展措施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普速铁路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大型铁路客站采用无站台柱雨棚形式,常规的在站台上组立横跨柱悬挂接触网势必影响车站整体景观。为实现站台无结构柱理念,股道间立柱悬挂接触网为首选方案。主要从接触网支柱、腕臂支持结构、基础及附加线安装等方面对股道间立柱方案进行研究,使接触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车站建筑结构和整体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76.
结合不同种类与发展模式的公路客运站的经济属性和供给机制,分析与其相适应的融资形式,并界定了融资主体,得出公路客运站的建设融资特征,对解决公路客运站建设融资难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线网化后仍按传统方式构建存在资源浪费、管理困难、接口复杂繁多等诸多问题,提出建设线网级的乘客信息发布中心,实现对线网内PIS系统播出信息控制的思路,对线网级乘客信息系统系统架构、乘客信息发布中心构成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78.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关系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其中决策变量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周转量。该模型的目标为最大化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该交通效率不是简单的各种交通方式客运周转量的函数,而是由各种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和各种交通方式对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贡献率共同决定。同时考虑客运交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满足的出行需求总量约束、可达性约束、占地约束、能耗约束、环境容量约束和各种交通方式发展规模约束等。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的非线性特性。为了体现车辆、道路结构对驾驶员认知过程的作用和认知结果形成的影响,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模型采用弯道平曲半径、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员驾龄作为道路线形、车辆结构动力性、驾驶员经验的主要特征参数集,在增加积极和消极补偿运算的基础上,构建出模糊逻辑推理规则与神经网络优化逼近运算相互结合的5层推理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表明5层结构模型能够较好的满足特定弯道条件下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的认知推理预测要求,能够准确的、稳定的再现出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同驾龄、平曲半径和车辆运行速度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0.
孟莎 《桥梁建设》2007,(A01):1-3
客运专线的建设,带动了铁路桥梁建设整体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速条件下铁路桥梁的发展趋势。为了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高速铁路建设,有必要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系统测试,形成高速条件下的桥梁建设的一套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介绍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的设计、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