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366篇
综合类   294篇
水路运输   348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本文采用了多因素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了一种难加工材料的车削实验,在给出实验模型和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借助于作者设计的计算机软件,高效完成了上述有关工作并建立了该材料切削力的数学模型,为今后的切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优化切削用量、刀具的结构设计以及几何参数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2.
大型构件的变形监测是检验其设计和施工质量,为其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的必要手段。以润扬大桥动静载实验为例,介绍利用GPS技术进行大型桥梁位移变形测量的方法和实现途径,从中总结出利用GPS技术对大型构件进行变形测量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983.
分析了可靠性验证试验的费用优化问题,并以指数寿命型序贯试验方案为例,给出了费用优化的建模及计算方法。给出了模型计算关键参数的取值表,使得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所举算例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84.
测磁行车的主结构位于水下,运动时将受到很大的水阻力,阻力模型试验技术是研究阻力问题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二维截面模型试验和行车整体模型试验确定了行车主截面的形式,并得到了各种速度下的水阻力。  相似文献   
985.
采用浸渍-还原法对膜-电极组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一组较好的制备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膜-电极组件性能优良,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86.
软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软土的固结蠕变性状的室内试验方面,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有不同的试验方法,软土的固结蠕变性状试验的方法和仪器(设备)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通过改造现有的常规三轴试验仪器,对软土固结蠕变性状的相关方面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7.
钢-UHPC组合桥面移动车辆加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车辆荷载不断提高,导致钢桥面板疲劳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对桥面系安全使用危害很大的顶板疲劳开裂问题。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形成钢-UHPC组合桥面,因有望解决该类疲劳问题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武汉军山大桥改造工程为背景,利用工程现场的运输卡车,开展了钢-UHPC组合桥面移动车辆加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顶板与U肋连接处疲劳细节控制测点应力幅约为改造前的1/4~1/10,U肋与横隔板连接处疲劳细节DPS01.1控制测点应力幅约为改造前的1/10;疲劳细节C.6多轴疲劳效应显著,疲劳细节C.6.1控制测点应力幅约改造前的26%~29%;其余疲劳细节控制测点应力幅普遍约为改造前的1/2,U肋嵌补段疲劳细节UU01控制测点应力幅约为改造前的1/2。若大桥原钢桥面板抗疲劳设计寿命按5年计,则改造后有望解决其顶板疲劳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988.
为了研究盾构施工影响下隧道埋深、地层损失率、颗粒级配对砂土地层变形规律的影响,设计由试验模型箱、隧道开挖模拟装置以及非接触试验监测系统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利用该试验系统对10种试验工况进行研究。试验模型箱是由钢化玻璃板、底部钢板以及刚框架组合而成的开口箱体,砂性地层采用完全烘干的砂土来制作,盾构开挖过程通过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地层损失率大小的小型圆筒状传动装置来模拟,试验过程中的地层变化利用视频测量系统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埋深增加,土体扰动范围逐渐向两侧扩展,地表最大沉降值逐渐减小;当隧道埋深临近土拱形成深度时,沉降槽宽度显著增加,隧道上方核心沉降区逐渐减小。地层损失率与沉降槽宽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砂土粒径越大,地表最大沉降值越小,沉降槽宽度越大;当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比一定时,地层沉降范围内的最大沉降量随着砂土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最大粒径一定时,地层沉降范围内的最大沉降量随着粒径范围的增大而增大。不同隧道埋深、地层损失率和砂土颗粒级配下的地表沉降曲线均具有类似高斯分布函数的形态特征,向隧道中线处急剧下降,向远处逐渐变缓,与地层变形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989.
目前桥梁车撞以确定性指定事件分析居多,鲜有研究探讨车撞下桥墩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性,而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大样本下碰撞分析计算时的效率和精度问题。为此,探讨将简化分析模型与响应面、蒙特卡洛相结合的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建立精细化的车辆撞击跨线桥梁模型,讨论了关键的混凝土本构参数取值问题,给出相应的修正方法。通过与全桥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简化桥梁结构分析模型的合理性,给出合理的简化桥梁结构分析模型,提高了计算效率。将建立的简化分析模型与响应面方法相结合,合理设置试验工况,通过精细化仿真分析建立车撞后桥墩剩余承载能力的响应面公式。采用建立的响应面作为替代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对主要变量进行抽样,计算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撞后剩余承载能力,基于撞后剩余承载能力的损伤指标,给出了不同损伤状态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规范公式计算桥墩初始承载能力将会低估撞后桥墩损伤及相应的失效概率,偏于不安全;建立的响应面公式预测精度高,可作为车撞桥墩的替代模型,是一套完整、合理的车撞桥墩可靠度分析方法,可为柱式桥墩抗车撞可靠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该文介绍了港口工程后张预应力空心板的设计概况、预制要点和安装方案,并对施工期空心板加载试验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港口工程对后张预应力空心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