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8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干道协调控制相位差模型及其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协调控制系统进行相位优化设计,综合考虑各路段的平均车速、车流的离散性、相交道路的转弯车流以及车辆到达的不均匀性等各种影响干道协调控制方案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后,建立了一种新的干道协调控制相位差模型.以干道控制系统的总延误与总停车次数作为相位差模型的输出,对上、下行车队在交叉口的延误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来实现相位差的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为解决干道协调控制相位差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前各种新型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算法不断被提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控制和管理需求。然而现阶段的大多数算法均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层面。为解决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基于事件驱动模型,开发了一个新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并设计了转接器、解析器。将其用于实际道路中,实现了感应控制功能和干线协调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3.
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主要研究城市主、次干道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曲线,并采用迭代对分区间法得出各个车道的推荐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可为主、次干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以及交通仿真参数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4.
王文俊 《交通标准化》2011,(18):111-113
在山岭重丘地形复杂条件下进行一级公路设计,详细周密的勘测,综合指标的应用及整体方案的选择,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后期使用效果及节省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一条路线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信号协调控制下城市干道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号协调控制的城市干道为研究对象,从平均行程延误、排队长度、停车率、行程车速及饱和度方面建立干道运行效率评价指标,将信息论中熵值理论引入干道运行效率评价中,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城市干道运行效率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以某具体干道作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用于干道信号协调控制运行效率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对 1 6 3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 ,其中 78例在结扎前后应用硝苯啶以降低门脉压力 ,余 85例作为对照 ,并进行1~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硝苯啶组病人的食管静脉再曲张率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前后应用硝苯啶 ,可提高结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7.
一级公路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等级公路总体布局与所占比例的合理性,是整体公路网运输效率最大化的前提条件。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一级公路的整体数量在多数地区明显不足,形成了公路等级结构的断链,在宏观效益方面大大削弱了公路网络的作用。一级公路作为特殊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明显的特点,要根据城镇分布、人口密度、地形、现状路网结构等不同的区域条件,合理规划一级公路,使其在路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高占有率(HOV)车道在我国城市道路中的设置方案,本文以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了南京市的两条典型路段进行道路条件与交通条件的调查与分析。选取路段平均速度、延误时间以及运送能力为指标,分别设计了7种车道数分配方案,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现状和仿真对比分析,研究设置HOW车道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中单独设置一条3’型HOV专用道或者一条3’型HOV专用道和一条公交专用道的组合时,能够最大化提高整个路段的运营效率;双向八丰道条件下,当公交和货车比例都相对较低,而小汽车和中客车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时,设置HOV车道时的利用率可能相对较低,而建立公交专用道则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9.
蔡军  张奕  唐伟 《城市交通》2013,(3):21-26,82
支路体系缺失是中国城市道路网络的通病。在干—支平面交叉口规划中,基于支路相邻的干–干平面交叉口信号配时,提出了干–支平面交叉口可利用绿灯时长的计算方法。利用VISSIM软件对干–支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计、配时的干–支十字型交叉口对干路通行能力、车速的影响极小,而未经合理设计时其不利影响很大。最后指出,干–支平面交叉口的合理规划与信号控制是健全支路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针对以直行车流为主要流向,实行两相位控制的城市干线,基于经典的MAXBAND 模型,建立了干线分子区协调控制模型.该模型自动将干线分为若干具有3–6个交叉口的控制子区,每个子区追求最大化绿波带宽,不同子区协调方向的直行车辆享有尽可能均等的绿波通行时间.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求解结果显示,分段点一般为周期相对较大或间距较大的交叉口.通过与Synchro 优化方案相比,本文模型优化的方案可以使子区的平均带宽有效率提高27.8%.利用CORSIM对分别采用本文模型和Synchro 划分的 6 种配时方案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后者优化的方案相比,本文模型优化的方案具有更优的干线平均延误、平均车速、停车率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