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0篇
  免费   693篇
公路运输   4275篇
综合类   4150篇
水路运输   1509篇
铁路运输   2241篇
综合运输   42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902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1200篇
  2011年   1189篇
  2010年   1035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1197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顶管微型隧道工程作为一种特殊施工工艺,影响其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何确保工程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质量保证体系措施及管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等方面,讨论了顶管微型隧道施工中质量保证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及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应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结合工程实践,对强夯法施工中地基处理及质量检测控制进行了探讨,对强夯法的施工要求、方法及检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能力差,容易开裂.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多发病".其实,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994.
以沿海公路黄骅港区段湿软路基土方的填筑为背景,研究湿软高塑指土路基的填筑技术,阐述掺灰的作用机理,提出施工工艺,并对施工机械提出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对影响石灰稳定土强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中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6.
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家庄市环城公路跨石太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转体斜拉桥)的施工,对桥梁平转法施工中的关键工艺的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以后同类转体桥梁的转体施工控制提供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97.
详细论述了铁朝服务区分期建设的背景情况,在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实际需求,推测建设标准及建设规模,对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矿山法海底隧道废水排水系统设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废水系统排水能力的确定、废水提升方案的选择及废水泵房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矿山法海底隧道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1)废水排水能力确定的关键在于隧道的结构渗漏水的定量,常规的水下隧道的结构渗漏水量数据不一定适用于海底隧道,必须实际测量后确定; 2)废水提升方案关系到排水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核心在于选取安全可靠的水泵类型; 3)废水泵房优化主要从废水池有效容积、结构设计及设备检修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4)矿山法海底隧道废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必须从隧道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以达到安全、经济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99.
王明年  赵思光  张霄 《隧道建设》2018,38(8):1271-1278
依托郑万高铁湖北段大断面隧道洞群,针对其开挖断面面积大、软弱围岩占比高、采用大型机械化大断面法施工的特点,开展初期支护位移现场监控量测,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包络回归分析,得到Ⅳ、Ⅴ级围岩深、浅埋不同大断面法(全断面法、微台阶法)开挖下初期支护位移沿隧道纵向的函数表达式及各工况下分段位移占极限位移的比值。最后结合 Q/CR 9218-201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中初期支护极限位移值,给出郑万高铁大型机械化施工隧道各工况下初期支护位移控制基准建议值。结果表明: 郑万高铁隧道Ⅳ、Ⅴ级围岩采用深、浅埋不同大断面法开挖时,按距掌子面距离的分阶段位移控制基准相差较大,现行Q/CR 9218-201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中统一规定不合理;围岩级别、埋深及开挖方法相同时,拱顶沉降和洞周水平收敛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王志坚 《隧道建设》2018,38(8):1257-1270
为实现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针对郑万高速铁路湖北段隧道机械化施工所面临的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支护结构参数优化、机械化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艺参数选取等主要问题,采取现场试验、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等手段,提出掌子面稳定性综合分级方法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并对超前支护、洞身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郑万高速铁路采用全断面法和微台阶法2种工法进行施工,同时,对高压劈裂注浆、低预应力锚杆、超挖控制、高标号初喷混凝土等施工工艺进行探索和应用; 在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施工动态管理的隧道作业面分类管理方法。研究成果在郑万高速铁路的成功应用将极大提高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水平,为隧道机械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