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7篇
  免费   782篇
公路运输   4609篇
综合类   4143篇
水路运输   3167篇
铁路运输   2530篇
综合运输   840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1186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1375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054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1231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针对长征ⅢB-160型架桥铺轨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该架桥铺轨机在以后的黎湛铁路、钦北铁路及浙赣铁路的铺架中安全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显著,涉及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问题,有明显的外部性和公益性特征,因此,从客观上要求在项目论证中必须重视各种社会因素的分析评价。阐述了社会评价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铁路利用外资项目实施社会评价的主要经验,并对我国铁路项目开展社会评价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票额分配计划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集体乘车选择行为下长途旅客的出行需求,其中的旅客集体乘车选择行为表现为基于客车开行方案的换乘网络上的用户平衡态,据此平衡态提出以直接人公里数最大为目标的票额分配计划制定方法。进而根据短途套用、票额共用和席位复用等售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旅客集体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设计基于票额分配计划的换乘网络,依据该换乘网络上的用户平衡态,提出以旅客出行费用和票额分配计划的直接人公里数两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展示了票额分配计划的制定过程,并对不同票额分配计划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系统是一种代替司机行使列车控制和驾驶功能的信号系统。分析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成本和节能方面的优势,就无人驾驶系统对车载子系统、轨旁子系统、停车场、日常运营服务的设计需求进行了分析。从设计层面看,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最接近无人驾驶系统的信号系统,以CBTC系统为基础设计的无人驾驶系统或直接由CBTC改造升级为无人驾驶系统的方案是最为合理也最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5.
文章所用车身为某车厂开发的一款新型商用车,车身结构为非承载式车身,相较于承载式车身而言,非承载式车身多了底盘大梁架,在遇到碰撞或者冲击时,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单元传到车身,可以削减大部分冲击力,车身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在恶劣道路上,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和舒适性,车内噪声和振动也较小。车身主要包括了白车身、车门、座椅、中控、内外饰等主要总成。车身主体大部分都是钣金类零部件,文章所述的车身钣金件有624个,文章完成了车身钣金件的网格划分和属性赋予,并对白车身整体进行了网格质量的验证,并完成了车身模态从1阶到6阶的校核,证明了白车身模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山区公路特殊的地质条件及复杂结构,容易引起公路滑坡的问题。以某一山地高速公路为实例,采用传递系数法和FLAC 3D方法对天然状态(自重条件)和饱和状态(自重状态+暴雨状态)下的公路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滑坡治理方案。研究表明:传递系数法和FLAC 3D数值模拟法下获得天然状态下滑坡的稳定系数值均在1.06附近,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下的滑坡稳定系数值在0.92附近,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饱和状态的不稳定性,提出采用削坡法和布设抗滑桩法两种防治方案。对两种滑坡质量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削坡法经济有效,但易引起上级滑坡,造成二次灾害,布设抗滑桩法花费高,工程量大,对滑坡稳定性效果显著,实际施工中根据山体高速公路的具体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滑桩参数。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上海地区富水软土地层中地下车站渗漏水问题,在混凝土开裂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损伤模型,揭示了水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起裂特点、分布及其发展规律.采用光栅光纤监测技术开展了混凝土温度-应变现场实验,得到了在施工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及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养护时间、抗裂剂等因素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形态特点,裂缝可分为贯通裂缝和非贯通裂缝,其中贯通裂缝可引起车站结构渗漏水.由于约束作用,贯通裂缝主要发生在侧墙靠近中板和底板的位置.添加抗裂剂、延长养护时间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和防水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998.
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双线铁路(85.75+286+85.75)m钢桁架拱桥,为国内首座该类型铁路桥梁。桥位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桥的地震设防为设计关键。建立主桥三维有限元抗震模型,详细研究在33号活动墩墩顶不设置或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装置对主桥的抗震影响效果,采用反应谱和时程两种分析方法,对抗震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地震反应不控制钢桁架拱桥和桥墩身结构设计,仅控制桩基础设计;(2)33号活动墩墩梁间设置纵向减隔震液体黏滞阻尼器,对32号固定墩纵向抗震响应影响不大,效果不明显;(3)给出的最小配筋率均能满足各桥墩桩基础抗震验算及预期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999.
在对750k V格构式变电构架K形、KT形圆钢管桁架节点足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对优化的钢管节点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考察减小连接板厚度以后K形、KT形钢管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连接板应力分布及变形等指标。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没有明显变化,处于弹性状态;超加载阶段,试件局部进入塑性,但分布面积较小,区域不连通,节点整体受力稳定。有限元分析的连接板应力分布及变形趋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部分山区桥梁跨越发育冲沟,会受到泥石流的冲击作用,基于桥梁构件能力保护原则,对泥石流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有限元动态接触方法对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某高速公路30 m实心T墩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泥石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表明,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块石与桥墩接触区及下部构件连接处应力较大,墩顶位移随上部荷载压力增大而不断减小,即设计应考虑分别提高桥墩的承载能力及其构件连接处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