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10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is acausative agent of highly infectious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disease in cloven-hoofed animals.In Asian and South American countries, commer-cial vaccines of FMDV are widely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ease, but animals in North America andEurope are not inoculated with FMD vaccines.Identifying animals that have been infected withFMDV is important because infected cattle andsheep can become carriers of the virus[1,2]Althoughonly African buff…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观察小肠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肠黏膜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以及肠黏膜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分布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C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P<0.05),肠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IPC可减轻移植大鼠I/R损伤,与抗氧化作用增强和小肠肠黏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调控而抑制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3.
为了获得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靶向重组毒素DT389-IL13,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DT389-IL13,并采用凝胶过滤的方法对DT389-IL13进行柱上复性及初步纯化,然后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方法进一步纯化,最后应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DT389-IL13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柱上复性和纯化后,DT389-IL13的纯度可达90%以上,且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存在明确的剂量依赖关系,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8.87×10-10mol/L.表明联合应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两种色谱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复性蛋白,是可行的复性及纯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体外观察细胞瞬时表达的人Dpl(doppel)蛋白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作用,并与其结构类似蛋白--截短型PrP(PrPΔ32-121)加以比较.方法 通过PCR方法获得人PRND基因及截短型PRNP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H-SY5Y细胞后,观察蛋白表达及其定位情况;采用MT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生长状态;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状态.结果 两种蛋白均可在转染细胞中表达,并存在于细胞膜上;MTT结果显示,在转染24h后均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凋亡相关实验发现,转染细胞Annexin V/PI双染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ro-casepase-3和Bcl-2因子水平降低.结论 瞬时表达的Dpl蛋白与截短型PrP可产生类似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并诱导启动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和27例正常对照肺组织中LRP、VEGF表达及MVD情况.结果 ①LRP阳性表达分布于癌细胞胞浆内,表达率66.1%,显著高于对照肺组织(P<0.01),其显著性与病理类型无关;NSCLC组LRP的表达在不同性别、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比较上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1),其显著性与病理类型无关.NSCLC组VEGF表达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③NSCLC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显著性不受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的影响.MVD在Ⅲ+Ⅳ期肺癌中为18.5±5.8,明显高于Ⅰ期的13.8±5.1(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两年存活的MVD低于两年死亡的MVD(P<0.01).④NSCLC组VEGF、LRP高表达和MVD增高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与肺耐药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RP的高表达可能与VEGF上调其基因及VEGF促进肿瘤MVD增加有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望降低甚或遏制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6.
探讨以口服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均采用 IE(去甲氧柔红霉素 ,足叶乙甙 )方案诱导化疗 ,完全缓解后再用其他方案巩固强化。结果 完全缓解率 46.1 5% ,部分缓解率 2 3% ,总缓解率69.1 5%。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口服吸收良好 ,对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7.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益气养血保元胶囊 (OQP)对体外培养人肺癌 A- 549细胞 PCNA、p53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结果 :OQP作用后 A- 549细胞 PCNA、p53蛋白表达减弱。提示 :OQP可抑制 PC-NA、p53蛋白表达 ,其抑癌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 PCNA、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8.
Hepatitis C virus (HCV) is the major agentfor the posttransfusinal and diffusive non- A,non-B hepatitis that could transform to chronic hepati-tis,and also has close relation to liver cancer andcirrhosis[1] .HCV is a single positive- stranded RNA viruswhose genome(about9.4kilobases) contains asingle uninterrupted open reading frame (ORF )which encodes a polyprotein precursor of 30 1 0~30 1 1 amino acid residues.The genome of HCV issimilar to flavivirus and pestivirus.In vitrostudieshav…  相似文献   
199.
蛋白质折叠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目前广泛采用HP格子模型,可以使分子内部连续的结构空间离散化,减少分子内部的自由度,从而较有效地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机理。在格子模型中,自回避路径的确定是搜索折叠构象的关键。文章在基于二维HP格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捷快速的自回避路径搜索算法,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实例检测及模拟,产生效果较好的蛋白质折叠构象。但对于长序列,自回避路径折叠搜索计算时间将呈指数增长。为了更真实地模拟蛋白质折叠过程,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并行HP格子模型思路,对较长序列的折叠,其折叠过程不会因为序列长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大模拟的复杂度,且符合生命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用β 淀粉样蛋白 (Aβ2 5- 35)诱导PC 1 2细胞凋亡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 1 2细胞 ,以不同浓度Aβ2 5 - 35诱导并于不同时间收获细胞 ,应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 ,Fura 2 /AM荧光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 ,Hoechst332 5 8及碘化丙啶复染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Aβ2 5- 35作用于PC 1 2细胞后 ,细胞活力逐渐下降 ,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同时细胞内Ca2 +浓度显著上升 ;不同浓度Aβ2 5 - 35作用后 ,PC 1 2细胞于不同时间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 ,该时间比Ca2 +浓度上升约晚 6~ 1 2h。结论 Aβ2 5- 35诱导后PC 1 2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内Ca2 +浓度上升及细胞凋亡 ,可作为较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