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effective coupling of a signal timing estimation model and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DTA) in feedback loops.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in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signal timing tools with DTA software systems, such as data availability, exchange format, and system coupling. In this research, a tight coupling between a DTA model with various queue‐based simulation models and a quick estimation method Excel‐based signal control tool is achieved and tested. The presented framework design offers an automated solution for providing realistic signal timing parameters and intersection movement capacity allocation, especially for future year scenarios. The framework was used to design an open‐source data hub for multi‐resolution modeling in analysi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in which a typical regional planning model can be quickly converted to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and signal optimization models. The coupling design and feedback loops are first demonstrated on a simple network, and we examine the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on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required for reaching stable solutions in feedback loops. As shown in our experiment, the current coupled application becomes stable after about 30 iterations, when the capacity and signal timing parameters can quickly converge, while DTA's route switching model predominately determines and typically requires more iterations to reach a stable condition. A real‐world work zone case study illustrates how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used to assess impacts of road construction or traffic incident events that disrupt normal traffic operations and cause route switching on multiple analysis level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2.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设计出优秀船体结构并实现快速修改是船舶设计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文章针对这一目标,提出了基于知识的船体结构快速设计方法,引入船体结构知识本体的概念,将知识工程原理和参数化技术相结合,对船体结构设计知识库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船体结构三维快速优化设计。设计中设计船的结构构件位置通过位置参数确定,构件尺寸通过母型知识库并运用NURBS函数插值再结合规范要求获得,对主要结构采用量子行为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实例表明,该方法将设计知识嵌入到船体结构知识本体中,既有助于设计知识的保留和再利用,又能实现对设计结果的自动检查,进而快速获得合理的船体结构。  相似文献   
83.
文中设计的高压卡箍式快开结构与多层包扎筒体相连接,属于径向自紧式密封结构,具有优良密封效果。在对其进行常规计算并初步确定主体结构尺寸后,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相关的静力计算模型,计算了设计工况下卡箍式快开结构各部件的应力。采用线性处理方法,按照JB 4732—1995(2005年确认),对上平盖、卡箍、筒体端部各个危险截面处进行了应力强度评定和疲劳分析。经计算合格后,确定了卡箍式快开结构各部位的结构尺寸,使其同时满足结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为分析不同测试单位给出的直剪试验固结快剪强度指标有差异的原因,通过原状土样的直剪固结快剪对比试验,研究预压固结时间、剪切仪器和剪切速率对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剪切速率是引起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田春和 《水道港口》2009,30(4):297-299
汇总分析了大港滩海某区块井场调查资料,并考虑在历史环境条件下已知的地质变迁的可能影响,之后根据其浅地层内部的反射结构及沉积特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物探资料比对分析,来判断浅地层层序分布是否具有相似性,各层的反射界面及物质组成成份是否具有过渡性和可类比性,总结出该区块内的地质条件。依据分析结论科学地布设钻孔位置,最后结合地质勘察资料来对钻井船是否适合升船作业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比对分析可以更为全面地得到区块内的地质条件并科学地给出地质评价,大大增强工程地质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可对钻井船在整个区块内的就位给出相对科学的建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86.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它的功能是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由于待排序的记录数量不同,使得排序过程中涉及的存储器不同,可将排序方法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主要研究内部排序中的冒泡法排序、选择法排序、快速排序3种排序方法。从排序的思想、排序的过程以及算法的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7.
舰船舱室形状复杂、数量众多,给船舶初步设计阶段的舰船分舱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文章提出基于有向分舱线的舱室定义方法,以降低舰船舱室定义阶段的复杂性,同时提高直观性。基于有向分舱线的概念,结合船型曲线的有序化组织,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软件编制。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极大减少了舱室定义的时间和复杂性.同时为舰船舱室划分提供结构化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8.
程云虹  王宏伟  王元 《公路》2012,(3):179-182
设计4种混凝土,即基准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以此4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好于基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试验的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冻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再次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89.
阐述了SOLAS对船舶双层底布置要求,分析了该要求的适用范围和双层底布置要求的内容,对因故不能满足船舶双层底布置要求的区域,给出了规范要求的底部破损稳性核算的一般步骤。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在进行双层底布置和破损稳性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性,对船舶分舱布置设计提出了若干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对产品价值优势的追求 ,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先将产品的价值优势分解为市场细分优势和顾客服务优势两个维度 ,并分别论述了物流在市场细分和顾客服务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 ,认为物流是形成产品价值优势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