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26篇
综合类   114篇
水路运输   343篇
铁路运输   40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及二次目标的叠加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子海图、雷达图像及二次目标的数学基础不同,简单地把它们分层显示存在较大的误差。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误差进行修正的叠加显示方法,经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2.
针对现行规范对隧道衬砌背后缺陷问题的描述不细致问题,结合某在建铁路隧道现场地质雷达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发现问题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必要性,将衬砌背后脱空缺陷从不密实缺陷中划分出来。当不密实区某单个最大空腔体的测线长度小于等于钢拱架间距与开挖进尺限制条件中的小值,同时在雷达测线上空腔图谱断开的距离Li≤50 cm时判定为不密实;发现某个空腔体的测线长度大于钢拱架间距或开挖进尺时,判定为衬砌背后脱空。不密实缺陷只能在以后的施工中通过改善施工工艺避免,而无需返工处理。将原来的缺陷密实、不密实及空洞细化为密实、不密实、脱空及空洞4种情况,并给出相关建议性处理措施。使得结果更易于理解,便于决策者根据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地确定隧道缺陷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73.
抛石挤淤成堤断面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抛石挤淤成堤的厚度和断面形态.研究表明,抛石挤淤的深度与淤泥的性质、抛石的容重等有关,淤泥性质越差、抛石容重越大,越有利于抛石挤淤;当各种参数已知时,可根据抛石露出原始淤泥面的高度推测出抛石挤入淤泥中的深度;抛石挤淤成堤的断面形态为淤泥面上的正梯形和淤泥面下的近似倒梯形的组合.深圳湾滨海某抛石挤淤填筑海堤厚度和断面形态的极限平衡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探地雷达的检测结果非常相似,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探地雷达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74.
根据车载雷达测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雷达天线夹角的变化规律,建立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的数学模型。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轨旁应答器提供的列车运行距离,推导出列车运行距离与雷达天线夹角偏移量之间的关系式,实现了对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量的在线监测。提出根据在线监测结果对测速传感器测速读数补偿的方法,保证测速的精度。通过算例对在线监测方法和测速读数补偿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正确地监测车载雷达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量并补偿测速读数,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575.
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无损探(检)测工具,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文中论述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厚度检测及其质量评价、路基下采空区等病害隐患探测,路基填土质量评价,以及公路隧道衬砌和挡土墙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工程隐患位置及大小,定量评价工程质量,为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6.
研究目的:高频及中低频地质雷达在工程质量检测及浅部岩溶、洞穴的探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勘察设计阶段的较深部(15~40 m)路基岩溶探测中需要采用更低频率地质雷达进行探测。通过对超低频雷达组合天线的应用研究,可采用改变组合频率实现某些特殊情况下大深度的岩溶探测,以弥补传导类电法勘探的不足。研究结论:超低频雷达组合频率在某些较厚覆盖层场地条件下可取代常规直流电法,由于地表坚硬或地形起伏较大所带来的应用能力不足,从而可提高路基岩溶勘探精度及效率。针对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各种雷达空气回波干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岩溶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577.
以京沪高速铁路山东段岩溶区路基处理为依托,研究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和判识指标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研究确定试验段岩溶化岩体和覆盖土层探地雷达测试需求参数;确定针对具体试验点雷达频率选取。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典型溶洞和地层特征。选择典型岩溶进行现场模拟注浆试验,研究注浆前后典型岩溶雷达图像特征。在高速铁路注浆施工现场选择典型地段,结合钻孔勘查,分别应用不同频率雷达,以测线和测网方式,进行岩溶注浆效果雷达图像判识试验。综合试验和分析结果,给出岩溶注浆效果探地雷达无损检测判识特征指标表。  相似文献   
578.
软目标车在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测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和效率。介绍了软目标车研发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通过分析乘用车的电磁散射特性、视觉及光学特性,论述了软目标车对于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以及激光雷达在特征识别方面的设计要求,重点阐述了软目标车对毫米波雷达的探测及识别目标的响应特征——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特征分布及其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为软目标车的开发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9.
调频连续波SAR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新近被提出来的成像雷达体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分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简要介绍了FMCW SAR的主要优势,指出FMCW SAR的发展历程,并对FMCW SAR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对该领域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0.
为了实现对近海船舶的监控,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和雷达监控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近海船舶分布式监控系统.系统应用于对渔船的监控,结果表明,雷达监控站能够准确传输雷达图像至监控中心,中心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近海渔船的监控,说明系统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